曹操之子曹彰是怎么死的 是否跟曹丕有關?
半句愛語
曹操曾經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其實他的幾個兒子都還挺出色,魏文帝曹丕自不用說,曹植善于詩詞,曹彰作戰(zhàn)勇猛,曹沖也是三國出名的神童。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黃須兒”曹彰,他一生隨著父親曹操南征北戰(zhàn),是一位驍勇善戰(zhàn)不可多得的猛將。曹彰到洛陽朝見曹丕時,因病而死,可是真的是這樣嗎?他的死和曹丕有關系嗎?
曹彰,字子文,為曹操與卞氏所生次子,曹丕之弟,曹植之兄,其須鬢呈黃色。
在《三國演義》中,曹彰的出場少之又少
建安二十三年,代北烏桓無(能)臣氐等造反,曹彰拜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引軍往討,大捷而歸。后來帶兵往陽平為曹操助戰(zhàn),彰使一根長戟,大敗劉封,殺死蜀將吳蘭。后來曹操得病逝世,世子曹丕繼其位;曹彰時為鄢陵侯,留守長安,得知父親病逝,便自長安引十萬大軍到洛陽;然而卻被諫議大夫賈逵以片言折服,入宮交割軍馬后,便回鄢陵自守。
總共就這兩次出場,根本就沒有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只知道他是曹操的兒子。在與劉備大戰(zhàn)的時候,曹操用自己的真兒子來嘲笑劉備的假兒子劉封。
那歷史上曹彰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死因一:病死
《三國志》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謚曰威。
公元223年(黃初四年),曹彰進京朝覲,其間得急病,六月甲戌(十七)日(8月1日)暴斃于府邸中,追謚曰威王,享年35歲。
死因二:氣死
吳人孫盛所作的《魏晉世語》:初,彰問璽綬,將有異志,故來朝不得見,有此忿懼而暴薨。
這里指出曹彰之所以暴斃,是出于三年前(黃初元年)時被疑有異志,而此刻(黃初四年)仍因遭忌而被排斥,因此不堪盛怒而死。
曹彰來朝為何會問玉璽之事,恐怕是因為魏武帝在臨死前,召見曹彰。但是彰未至操先死。曹彰不尤猜測是不是曹操準備改詔亦或只是想見一見曹彰。但這一切疑惑隨著曹操的離去而不得而知。所以曹彰才問出了玉璽之事,而且是帶著軍隊來的,這就不能不理解曹丕對曹彰是否來奪權的懷疑了。自古帝王之家,權利之間無親情可言。結果在層層疑慮下,曹丕不肯立即宣見進京朝覲的曹彰,彰便因而忿怒而死。
死因三:被毒死
《世說新語》:魏文帝忌任城王驍壯。因在卞太后閣共圍棋,并噉棗。文帝以毒置諸棗蒂中:自選可食者而進,王弗悟,遂雜進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預敕左右毀瓶罐,太后徒跣趨井,無以汲,須臾,遂卒。復欲害東阿,太后曰:“汝已殺我任城,不得復殺我東阿。
黃初四年(公元224年)5月的一天,曹植、曹彪和曹彰兄弟三人日夜兼程,風塵仆仆地奉詔從各自的封地趕往京城洛陽,一道去朝見天子曹丕。宴請完畢,曹丕單獨邀請曹彰到卞太后的宮中下棋,其時卞太后恰好不在宮中。那曹彰長得英武瀟灑、威風凜凜,在曹操在世時,便以驍勇善戰(zhàn)聞名,這自然引起曹丕的戒心,下決心要盡早將曹彰除掉,以除后患,而棋便成為這樁罪惡謀殺的道具。
原來曹彰雖是員猛將,可卻頗喜棋道,曹丕此著正是投其所好。棋至中盤,曹丕已見下風,此時他向在旁侍候的丫鬟吩咐道:“還不快將棗兒端來?!庇谑?,二人一邊下棋,一邊吃著烏棗,表面看情義融融,其實,狠毒的曹丕早已在一些棗子中下了毒藥,并暗自做了記號,自己專揀未帶毒的吃??蓱z曹彰被蒙在鼓里,不多一會兒,曹彰只覺頭重腳輕,眼睛發(fā)直,還沒來得及說出一句話,便一頭栽倒在地。早有人通告給卞太后,卞太后來了也終于沒能挽救曹彰的性命,棋盤上終于濺滿了曹彰鮮紅的血跡。在返回封地的時候,曹植觸景生情,揮筆寫下了一首千古名篇《贈白馬王彪》的詩,詩中對曹彰的死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并以此來抗議曹丕殘害骨肉的行徑??陀^上也暴露了統(tǒng)治階級內部萁豆相煎的殘酷。
后來曹丕準備加害曹植,太后大怒:你已經殺了我任城,還想再殺我東阿!
皇權面前,兄弟無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彰之死如何,后人無法判斷。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真相,具體如何那就是人們心中想看到的那個歷史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