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斬首為什么會選在午時和午時三刻
天總會晴
說到午時三刻這個事情很多網(wǎng)友都知道的這個是古代的一個時辰了,大家看電視劇的時候也發(fā)現(xiàn)了,很多犯人什么的都是會選擇在午時三刻問斬了,那么有的網(wǎng)友要問了這到底是為什么呢?為什么單獨的要選擇這個時辰呢?下面我們就著這個問題一起來揭秘分析看看吧,感興趣的網(wǎng)友可一定別錯過了!

古人斬首一般有兩個時辰,一個是午時,一個是午時三刻
古人比較信奉陰陽之說。而在陰陽說當(dāng)中,午時三刻是一天當(dāng)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古人信奉鬼神之說,認(rèn)為殺人是陰事。殺了人,那么被殺者的鬼魂就會來糾纏活人,所以要選在在陽氣足而陰氣衰弱的時候斬首。因為陽氣最強的時候正是鬼魂之力最弱的時候!這個時候做陰事才不會被鬼魂給纏繞!
被斬首的人,就算罪有應(yīng)得,可還是會有一口怨氣,死了之后會去糾纏劊子手,或者下令的官員,所以古人就將斬首時間定在午時三刻,借陽氣抑制陰氣,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護行刑者或者下令官員。同時,你會發(fā)現(xiàn),古代斬首犯人的地方,往往會選擇在鬧市區(qū),之所以選擇在此,并不是主要起到以儆效尤,殺雞給猴看的目的,而是在鬧市區(qū),人來人往,人群聚集之處,陽氣旺盛。同樣,也是為了集聚陽氣。
還有另一層意思,人的精力在“午時三刻”,處于“伏枕”的邊緣,就比如我們很多時候,站在中午刺眼的陽光下,不過多久,眼睛就會泛酸,意識就會有些朦朧。
所以此刻斬首犯人,犯人也會有些昏昏欲睡,腦袋落地的瞬間,可以減輕幾分痛苦,如此說來,也不失為出于人道主義的考慮。

還有后來神鬼小說中常用的概念:
在午時三刻開刀問斬,陽氣最盛,陰氣遇則消散,如果要斬首的是罪大惡極之犯,或許"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yán)懲。
再說明確點兒,就是說讓他無法接觸到陰氣,死了就死了,連鬼都讓這個犯人做不成。
所以這跟上邊所說的人道主義相反,屬于對罪犯的加深懲罰。

還有另一種說法,是說斬刑在正午開刀,讓其有鬼做;
重犯或十惡不赦之犯,必選午時三刻開刀,不讓其做鬼。
皇城的午門附近毫無遮擋物,陽光直射,陽氣最盛。
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門斬首者,也無鬼做。
其實說白了,都是一種震懾作用,用這些神鬼玄說,讓世人對大刑本身產(chǎn)生恐懼,從而抑制犯罪,就古代的封建迷信大環(huán)境來看,這種做法其實很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