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為何如此不待見李白呢?他們之間有何恩怨?
紅塵滾滾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都很有名,一位是“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另一位是中國詩詞界的扛鼎人物“詩仙”李白。其中這兩人還有一段恩怨呢,由于這段恩怨導致楊玉環(huán)一直都不待見李白,按理說李白這樣的才子應(yīng)該很受歡迎才對,為何楊貴妃卻始終不喜歡李白呢?其實這件事與高力士有著莫大的關(guān)系,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背后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吧。

世間事,很多的時候,并不是人們想象中那個樣子。
但只要是人做的,那么,考察一下當事人,其時的心理活動和軌跡,或許就能明白事情的曲折和端倪。不過,問題的癥結(jié)也在這里,時過境遷,本就無以言說的心理活動,基本上無法做到,能用來服眾的實證和分析。
我們知道,李白曾經(jīng)是以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身份,進入宮廷翰林院的。之所以沒有取得官職,主要是因為他曾讓高力士,當眾為他脫靴這件事得罪了對方。

心懷怨恨的高力士,當然要伺機報復(fù)李太白。于是,他便在李白所作的《宮中行樂詞》里,摘出“飛燕在昭陽”這一句詩,并以此來激怒楊貴妃。聽了高力士牽強附會的解釋后,楊貴妃果然大怒,便極力阻止李白在宮中任職。
李白真的是因為這一句詩,而得罪了楊貴妃,進而斷送了自己官場夢想嗎?或者說,這句詩究竟在哪里出現(xiàn)了,讓楊貴妃倍感不爽的痛點呢?事情好像并不那么簡單。

算起來,李白雖然詩作水平很高,但在皇帝眼里,卻只是一個太平盛世的點綴而已。既然他是以寫手的身份出現(xiàn)在宮中的,那么,他在此寫的所有詩句,估計都會有人閱讀。這中間,當然也包括楊貴妃。
問題恐怕出現(xiàn)在李白的另一首詩里,這首詩的名字叫《雪讒集》。就是在這首詩里,李白表達的中心意思,就是講婦人如何霪亂而敗壞朝政的。認真讀過此詩的人,都會猜測,莫非是聰明的李白,已經(jīng)覺察到楊貴妃和安祿山之間的私密關(guān)系后,才寫出這樣的詩,并進而使楊貴妃心生埋怨恨嗎?

自己做了什么,楊貴妃自然比誰都心里有數(shù)。但不好的事情,還是有怕被別人知道的心理。否則,一句“飛燕在昭陽”的詩句,不值得楊貴妃去發(fā)那么大的脾氣。
即使是這樣,也只是后人的分析。至于事實的真相,恐怕早已隨著楊貴妃的死去,而永遠石沉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