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的四員大將分別是誰?他們最終結(jié)局怎樣?
想我所想
項羽這個名字,很多年來都一直是“悲劇英雄”這樣的形象,盡管他沒能得到天下,卻贏得了后世無數(shù)人的尊崇。一個人是難以成事的,項羽也是如此。項羽的手下原本也有四員大將,在歷史上也算是有名有姓的人物,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四員大將,他們分別是誰,楚漢之爭中又做過些什么,最終又是怎樣的結(jié)局?
秦朝滅亡后,楚人項羽稱“西楚霸王”,其實就是一國之君,他實行分封制,把滅秦有功之人以及六國的貴族都封為王,其中就包括劉邦,他被封為漢中漢王。
劉邦不甘心只做一個王,于是在漢中起兵,與項羽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這場戰(zhàn)爭最終的結(jié)局我們都知道,項羽兵敗垓下(今安徽靈璧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后自刎。
項羽本是楚將之后,能夠滅秦,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但最終敗給了劉邦,無論興與衰,他手下的四員大將也起到了一定作用,這四員大將分別是龍且、季布、鐘離眛、英布。
龍且,他和項羽是同鄉(xiāng),兩人從小一起長大,感情至深,項羽多疑,如果說只有一個可信之人,那就非龍且莫屬。項羽滅秦,龍且功不可沒,每戰(zhàn)必是身先士卒,并大破秦軍于東阿。
楚漢戰(zhàn)爭爆發(fā)后,龍且與韓信的“濰水之戰(zhàn)”成為轉(zhuǎn)折,韓信攻打齊國,項羽派龍且前去解救,但龍且輕敵,冒然挺進,結(jié)果在濰水被全殲,龍且在戰(zhàn)亂中被殺。
季布,成語“一諾千金”典故的主角,他對于項羽的作用就是在“楚漢之爭”,而且曾經(jīng)多次擊敗、圍困劉邦,只不過都是功虧一簣,項羽兵敗后,劉邦為了報仇,懸賞重金緝拿季布。
好在夏侯嬰幫他求情,季布不但沒有被殺,還得到了重用,被拜為郎中,到了漢惠帝時期,季布官至中郎將,到了漢文帝時期,他又任河?xùn)|郡守。季布最后得以善終。
鐘離眜,楚漢之爭中,他曾多次大敗劉邦,不過最終因為劉邦的離間計,而失去項羽信任,別人都因猜忌紛紛離去,鐘離眜卻不離不棄,直到項羽垓下兵敗后,鐘離眜才投靠韓信。
鐘離眜投靠的是韓信,并非西漢,因為他們是好朋友,劉邦多次派韓信追捕鐘離眜,韓信雖然表面上領(lǐng)命,暗地里卻一直保護他,直到韓信被人誣告謀反,為了幫他證明清白,鐘離眜獻出了自己的人頭。
英布,他的功勞在于滅秦,鉅鹿之戰(zhàn)中,英布以少勝多,后被項羽封為九江王,但是楚漢之爭時,英布不但不幫助項羽,還擁兵自重,垓下之戰(zhàn),他甚至幫劉邦攻打楚軍。
西漢建立前,英布已經(jīng)被劉邦封為淮南王,西漢建立后,他看到了楚王韓信、梁王彭越等人的下場,一直心存危機,干脆起兵反漢,但被劉邦的東征軍打敗,后被長沙王吳芮派人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