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和萬歷為什么不上朝?嘉靖為什么不喜歡萬歷?
時光的憂傷
明朝時期,出現(xiàn)過很多很奇葩的皇帝,而這其中就有兩位,在位數(shù)十年,都沒怎么上過朝,但是偏偏能夠在皇帝這個位子上坐穩(wěn)的皇帝,那就是嘉靖帝朱厚熜,以及萬歷皇帝朱翊鈞。他們兩人是爺孫,但是在上朝的這個問題上面做法卻如此相似,這是怎么一回事,皇帝沒有親臨朝堂,那他們又該如何處理政務,才能保證國家的正常運轉(zhuǎn)呢?
明神宗曾經(jīng)有過一段“悲慘”的童年。由于他的奶奶失寵于他的爺爺嘉靖皇帝,他的老爸裕王朱載垕就很不受嘉靖帝喜歡。當朱翊鈞在裕王府出生的時候,他的皇帝爺爺居然很不高興,結(jié)果朱翊鈞長到好幾歲了都沒人敢給他取個名子。
但嘉靖皇帝的三個兒子中前二個早早夭折,只有第三子朱載垕幸存下來,所以當嘉靖皇帝死了之后,朱載垕毫無爭議地成為大明王朝的新任繼承者。老爸成了皇帝,兒子自然沒人再敢輕視了,朱翊鈞的地位也才算徹底得到了改變。但朱載垕似乎也遺傳了嘉慶皇帝的某些傳統(tǒng):幾個兒子中老大老二早早夭拆,位列第三位的朱翊鈞也成了皇位的當然繼承人。
從十六世紀前期到十七世紀前期,整整一百年的時間,大明王朝竟然只有三位皇帝:嘉靖、隆慶、萬歷,夾在中間的隆慶皇帝只在位6年便傳為明神宗朱翊鈞,也就是萬歷皇帝。而嘉靖和萬歷兩位皇帝,總共在位93年,嘉靖45年,萬歷48年。兩位皇帝執(zhí)掌大名江山近一個世紀,這可不是很什么好事。一池水如果長期不起漣漪,就會變得死氣沉沉,一個國家如果長期被一人統(tǒng)治,也會變得缺乏活力。
萬歷和嘉靖兩位皇帝長期統(tǒng)治大明江山,你可以看到他們倆在位時的政治軌跡都如此相似,前期勵精圖治,后期碌碌無為,兩位皇帝還都做了同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那就是數(shù)十年不上朝議政,這對皇帝來說是不敢想象的,試想一個人長期不在崗位上呆著,那這份工作還能保得住嗎?事實朱厚熜和朱翊鈞兩人都保住了工作,而且還做的很久。那到底是什么原因?qū)е滤麄兙谷桓胰绱讼麡O怠工呢?原因有三點,言官、內(nèi)閣、人性!
先說言官問題,言官估計是大明朝的皇帝們最討厭的一類人,這些人仗著大明朝的祖制,肆無忌憚地抨擊皇帝,皇帝一旦做出稍微奢侈出格的舉動,言官的口水便會像泛濫的洪水一樣將皇帝淹沒,可偏偏皇帝們還必須得忍著,因為言官仗義執(zhí)言是他們的本分,不然朝廷養(yǎng)著他們干嘛。
明朝的皇帝都受不了言官的口水,大部分皇帝沒辦法,嘉靖和萬歷很聰明,他們知道言官不能動,但躲著言官總還是做得到的,只要不上朝,言官見不到皇帝,皇帝自然也不用吃他們的唾沫星子。
言官可以躲,但國家政事不能躲。嘉靖和萬歷不上朝聽政,但不代表他們不干活。兩位皇帝還是十分關(guān)心國家大事的,不過他們處理政務的途徑不是臨朝聽政,而是內(nèi)閣議事。明朝的內(nèi)閣制度保證了嘉靖和萬歷能夠耳聰目明地了解帝國的情況,內(nèi)閣大臣將國家大事上呈給皇帝,并且還將自己的建議寫到奏折中,這就叫票擬。而皇帝只需要對內(nèi)閣大臣呈上來的建議做選擇即可,這叫批紅。
票擬建議權(quán)在內(nèi)閣手中,批紅決策權(quán)在皇帝手中,如此一來國家機器就能正常運轉(zhuǎn)。當然明朝之所以滅亡,不是內(nèi)閣制度不好,而是后面的懶皇帝把批紅權(quán)交給了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
最后一個原因就涉及到人性了,皇帝也是人,也有人性的弱點,而且皇帝所處的環(huán)境更能放大人性的弱點。這個弱點就是進取心的淪喪,嘉靖和萬歷在登基前期,進取心還是十分強烈的,但隨著皇權(quán)的腐蝕,當初大展宏圖的激情早已淪陷在皇宮深院的溫柔鄉(xiāng)中。
而且當時的大明王朝穩(wěn)如一潭死水,很難發(fā)現(xiàn)水底深處的暗流,嘉靖和萬歷或許看得到,但他們寧愿將這些問題傳給下一代去解決,免得影響他們這輩子的安樂。而你想讓朱家的每個子孫,都保持像朱元璋和朱棣那樣的進取心,恐怕太強人所難了,這或許就是明君跟庸君之間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