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范增不死 項羽最后會失敗嗎?
空襲的夢
說到楚漢爭霸其實大家都覺得劉邦和項羽這兩個人真的是厲害的能把人給看入迷了,都覺得這兩個人真的英雄,雖然最后劉邦是敗了,那么我們假設(shè)劉邦的心腹范增當(dāng)時沒有死,沒有被離間計,那么最后的項羽還是會失敗嗎?下面我們就著這個問題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吧!

楚漢相爭最關(guān)鍵時,劉邦的高級參謀陳平獻上一計,該計是三十六計中的反間計。
劉邦君臣就是靠著反間計,成功離間了霸王項羽和臣子的關(guān)系,更恐怖的是,這條反間計直接斷了楚軍的「頭腦」——楚軍最重要也可能是唯一有本事的謀臣范增,掛掉了。
事情說起來也是巧合得很,雖然陳平的反間計使項羽對范增的信任少了一點點,范增的職權(quán)被削掉了一點點,結(jié)果,氣性很大的范增不樂意了,便以辭職相威脅,讓范增沒想到的是,項羽這個混小子,竟然批準了他的辭職申請,反正越想越氣,沒等回到彭城,就氣死了,當(dāng)然,《史記》中記載的范增死因是「疽發(fā)背」,也就是后背生了毒瘡。
范增死后,項羽所率的楚軍便開始走下坡路,待到淮陰侯韓信取了齊地,楚軍則陷入徹底的被動,除了跟漢軍議和,保留半壁江山外,已回天乏力了。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范增不死,楚漢之爭中,項羽是否還會敗給劉邦?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不妨看看范增沒死時,楚軍的所作所為。
從咸陽分封開始,以項羽、范增、龍且等人為領(lǐng)導(dǎo)核心的楚軍,就陷于被齊軍、漢軍、趙軍反叛包圍的境地,而原本應(yīng)當(dāng)是楚軍最強大盟友的淮南王英布,卻擺出一副作壁上觀的模樣。
反觀劉邦所率領(lǐng)的漢軍,在迅速解決了三秦王后,便逐漸地拉攏了燕王、淮南王、衡山王,甚至一度拉攏了齊國為盟友。
為什么原本軍事實力第一的楚軍會逐漸失去所有的盟友,而原本軍事實力第二的漢軍卻把盟友搞得越來越多呢?這難道不是楚軍和漢軍所采用的不同思路所導(dǎo)致的嗎?
難道為楚軍制定戰(zhàn)略思路的,不是項羽和范增等人嗎?
可是,大家看到?jīng)]有,項羽和范增為楚軍所制定的戰(zhàn)略,不是一個字,「打」嗎?誰不服打誰,把誰打趴下后順便把誰的地盤占了。
項羽和范增當(dāng)初之所以把都城選在彭城,一方面是因為彭城是他們昔日的大本營,有良好的群眾基礎(chǔ),另一方面是因為彭城是四戰(zhàn)之地,從彭城出兵,打誰都方便。
也就是說,從選都城的那天開始,范增和項羽,就沒考慮過戰(zhàn)爭以外的其他手段,所以,當(dāng)項羽回到彭城,東邊的齊地和西邊的秦地同時出事時,項羽并沒想到用外交和戰(zhàn)爭的雙重手段來解決問題,而是直接選擇開戰(zhàn),項羽估計,劉邦頂多收了三秦,便不會東來,而近在咫尺的齊地,始終是最大的威脅,所以要盡快解決,解決掉齊國,沒有后顧之憂后,項羽就可以騰出手來,和劉邦開戰(zhàn)了。

如果項羽和范增不錯估自己的能力和天下大勢,項羽不放棄章邯這個可能的盟友,在章邯退守廢丘時,及時援助章邯,并不會遭受后來的困境。
正因為范增這個首席謀臣沒有張良、韓信、劉邦等人的戰(zhàn)略眼光,才眼睜睜地看著漢王劉邦做大,并逐漸地拉攏了那么多的盟友。
好了,就算漢王劉邦開始拉盟友的時候,其實項羽也是可以拉盟友的,但項羽和范增的選擇,依舊是死盯著劉邦不放,如果韓信率兵攻打陳馀的時候,楚國和趙國、燕國、齊國結(jié)成盟友,韓信和劉邦縱使再能,也無法成功打通燕趙并讓酈食其搖唇鼓舌說動齊國加入漢王的陣營。
我說了這么多,行文這么碎,無非是想說,范增的戰(zhàn)略眼光其實是不夠的,比劉邦等人差一個檔次,所以,即便范增在,也無法改變項羽被諸侯軍包圍的事實,最終的項羽,還是會被劉邦和諸侯軍擊垮。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留侯世家》、《史記·淮陰侯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