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柴榮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防止趙匡胤篡位?
愛上了
說到周世宗其實大家都知道的,他這個人表面上看吧還是挺有意思的一個人的,其實他做得也挺不錯的,但是最后還是被趙匡胤篡位了,那么有的人又說了這是因為周世宗做得不夠,那么我們不妨仔細的分析,周世宗柴榮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防止趙匡胤篡位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后周被篡位,周世宗柴榮本人要負最大責任!因為他缺乏政治遠見,死前人事安排存在重大失誤,而且僅僅注意到“人防”、“防人”,沒有從“制度”這一根本著手預防。
柴榮選擇傳位給幼子,他也曾預想過權臣篡位之事,因此臨終前做了一系列重大人事安排調整,但這一系列調整相當失敗,存在重大失誤。

1、先看皇室成員
柴榮家眷后漢時被誅滅殆盡,最年長的兒子柴宗訓僅7歲,由符太后照顧(小符后),沒有其他年長的皇室成員,小符后又是一介女流,不懂政治軍事,也沒有野心,柴榮此舉相當于把這對孤兒寡母放在一了座隨時可能噴發(fā)的火山口上。
2、再看執(zhí)政班子調整
柴榮死前任范質(首相)、王溥(次相)、魏仁浦(末相)為宰相,并讓他們“參知樞密院事”,在強化宰相權力,允許他們掌握軍國大事決策權的同時,又分散了宰相權力(任命3名宰相),避免軍政大權過度集中。這三人都是文官、吏職出身,當然不會篡位,安全得很,但他們沒有帶兵打仗經驗,壓不住意外的大場面。

3、再看禁軍將帥調整
槍桿子里出政權。五代以來,“得軍隊者得天下”,決定王朝更迭和皇帝命運的往往是禁軍的人心向背,因此柴榮死前對禁軍高層進行了重大調整,這里面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是:罷免張永德,扶正趙匡胤。
后周末年軍界存在“一龍二虎”局面,柴榮是“一龍”,張永德和李重進是“二虎”,分別執(zhí)掌禁軍兩大主力部隊,分任殿前司都點檢、侍衛(wèi)親軍司都指揮使。
兩人都是郭威和柴榮的親戚,張永德是郭威的女婿、柴榮的妹夫,李重進是郭威的外甥,柴榮的表哥,兩人資歷、戰(zhàn)功、能力都很強,尤其張永德很受信任,堪稱柴榮最親近、最器重的股肱之臣,但也正因為如此,他成了柴榮最不放心的人。
張永德性格寬厚,待人和氣,尊重領導,團結同事,樂于助人,長期在軍政一線混跡,人脈資源很廣,自從顯德三年擔任殿前都點檢以來,始終掌握著這支最精銳、戰(zhàn)斗力最強的部隊,親信故舊遍布禁軍,如果在柴榮死后有所圖謀的話,幾乎沒人可以控制。
退一步講,就算張永德自己沒有謀反之心,也難保他的屬下貪圖富貴,欲立擁戴之功,而柴榮在北伐撤軍途中,曾發(fā)現一塊刻有“點檢做天子”的木頭,更加深了他的懷疑,最終在死前作出決定,罷免張永德的殿前都點檢之職,改由趙匡胤擔任。這是一個讓柴榮追悔莫及的決定。
4、柴榮的決定打破了禁軍高層的平衡
柴榮是一個精于算計的人,他以趙匡胤取代張永德,是以小概率事件取代大概率事件,因為趙匡胤家世背景普通,資歷和勢力都比不過張永德,搞搶班奪權的可能性小得多,但這種“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做法卻違反了一貫分權制衡的原則。
柴榮提拔趙匡胤很大程度是為了牽制李重進、張永德的勢力。李重進和張永德素來不和,和趙匡胤也沒什么交情;張永德雖和趙匡胤關系比較密切,還是趙匡胤的頂頭上司,但趙匡胤是柴榮嫡系,資質才干不在張永德之下,絕不會輕易受其拉攏。
這樣一來,李重進、張永德、趙匡胤形成了一個穩(wěn)定的三角格局,三人分掌中央禁軍,誰都沒有絕對的控制權,若不是其中兩人聯(lián)合,很難打破制衡,這是最穩(wěn)固、最安全的,但柴榮的決定打破了這個平衡,讓各方面都遠勝李重進的趙匡胤順利上位。
趙匡胤不顯山不露水,但他早已在禁軍廣植親信,整個禁軍80%以上的中高級將領已被趙匡胤直接或間接控制,為他成功實施兵變奠定了基礎,也為和平奪權提供了可能。

5、柴榮的重大失誤缺乏政治遠見
柴榮的錯誤不在于他“識人不準,所任非人”,找了個隱藏的“野心家”趙匡胤統(tǒng)帥禁軍殿前司,而在于他只注意到了要防止那些有實力、有威脅的禁軍統(tǒng)帥篡位,罷免他們的軍職,卻沒有搞好頂層設計,從制度上做好預防。
那塊刻有“點檢做天子”的木牌,實際上只說了“殿前都點檢”這個職務,并沒有說是具體哪個人要做天子,而“殿前都點檢”之所以能“做天子”,是因為他統(tǒng)帥著禁軍全部精銳,掌握兵權,最有實力篡權,但你罷免一個都點檢,又配上一個都點檢,權力一點也沒小,新上任的能力比前任還要強,又怎么能起到預防作用呢?還不如直接撤了這個官職。
6、趙匡胤即位后的做法值得借鑒
作為過來人,趙匡胤深知殿前都點檢位高權重,是兵變造反的最佳崗位,且成功概率較大,他奪權成功后,干脆撤去這一職務,連副都點檢都不設;侍衛(wèi)親軍司方面,最高長官正、副都指揮使4個職務也都徹底撤除,今后永不授人,從而使得原來的殿前司、侍衛(wèi)親軍司“兩司”逐漸演變成為殿前司、侍衛(wèi)馬軍、侍衛(wèi)步軍的“三衙”,統(tǒng)兵權得以分散。
從此以后,無論是誰干禁軍統(tǒng)帥,權位都不如以往高了,風險也得到降低,即便你有謀逆造反之心,由于缺乏對禁軍的有力掌控,也無力改換江山,這便是趙匡胤建宋后禁軍再也沒有發(fā)生過重大兵變,導致改朝換代的秘訣所在。

綜上所述,由于殿前司都點檢這個位高權重的職務存在,無論是誰在這個位置,都很難抵擋“孤兒寡母、主少國疑”情形下的至高誘惑,張永德、李重進、趙匡胤都是如此。只要這個職務依舊存在,就難以保證他們的忠誠和皇位的安全,黃袍加身是意料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