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舉制是如何發(fā)展起來的?大公至正保證其延續(xù)性
野路子
實際上,古代科舉制的發(fā)展也是經(jīng)歷了百年的時間,才能說真正達到了基本的公平性??婆e制的推出并不是一帆風順,這個制度在早年侵占了很多門閥士族的利益。原本朝廷官員都是世襲,只要不犯什么大錯,基本上不用擔心自己的地位會被頂替,而民間百姓想要入朝當官只能靠運氣。科舉制的出現(xiàn)打破了這種壟斷,不過這項制度能夠延續(xù)千年也是因為對于科舉有著嚴厲的保護措施。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科舉制究竟是如何發(fā)展起來的吧。

隋煬帝設(shè)置進士科以來,科舉制度在1300年的歷史中,這條看似“學而優(yōu)則仕”的光明坦途卻相當狹窄,到了清代時期,這一制度才勉強產(chǎn)生“十萬進士”,說明了科舉制度的文化設(shè)計的難度性和相對公正性。僅此一點,楊廣對于歷史文化的貢獻就相當了得。此后,科舉制度成了歷朝歷代選拔人才的重要通道,同時對于科場舞弊及學術(shù)造假均以高壓態(tài)勢進行零容忍管制,科舉制度的嚴肅性不言而喻,而這項制度能夠跨越千年,靠的是真才實學,由此讓這條高端人才通道經(jīng)得起歷史的檢驗。

科舉制度的嚴肅性和難度,最終千年只有“十萬進士”。
科舉制度,在五四運動中曾經(jīng)被批判過。往前,西方民主革命時期批判過,戊戌變法時也批判過??婆e制度的創(chuàng)立以來,為各個時期選拔了大量人才。例如,唐宋文學上有成就的人除李白之外,大多數(shù)人都由進士出身,在歷史上作有突出貢獻的人許多人都中過進士。有的出身家境極其貧寒,如范仲淹“割粥而食”,歐陽修小時連個筆都買不起,但是靠著科舉制度的公正性徹底改變?nèi)松?,并在歷史上留下煊赫名聲。此外,明代王陽明和清代曾國藩,無一不是科舉制度培養(yǎng)起來的高級人才。然而相對來講,科舉制路總體來看是艱澀之路,是最擁擠的仕途之路。

從“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庇腥艘驗槁涞谶B回家的臉面都沒有了,唐代詩人張繼正因為落第而寫出了千古傳頌的《楓橋夜泊》,那一夜張繼的失眠成了那些落第人的典型代表。明代哲學家王陽明雖然天資聰穎卻考了三次科舉才中舉王陽明十歲的時候問自己的私塾老師說:“天下何事為第一等事呢?”師傅對他說:“唯有嵬科高第,如你父輩等考取功名,中狀元光宗耀祖才是最大的事情!”王陽明卻質(zhì)疑說:“嵬科高第者是常有的事情,這難道就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事情嗎?”老師回答說:“當然,如你所見,什么事情都要成為第一名才好!”王陽明辯解說:“登第及科未為第一等事,或讀書學圣賢之人吧。”《王陽明全集》王陽明對于科舉之路看得較為達觀,甚至是有那么太過于輕松而另類,他曾對別人說起落第的感受時說:“人以不得第為恥,我以不得第動心為恥。”就是科舉考試讓他動心去做則是一件恥辱的事情,早年的王陽明狂傲可見一般。

無獨有偶,清朝的曾國藩在科舉之路走的更是異常艱難,在歷經(jīng)7此考秀才后,終于來到北京繼續(xù)參加科舉。曾國藩在參加完殿試后,拿出自己考題給同考看,因為粗心馬虎,這才發(fā)現(xiàn)有一個大錯誤,讓他非常懊悔,到家之后“午初到家,因場屋有大錯亂,心甚不安貼,與內(nèi)人兀坐相對,患得患失之心,憧憧靡己,強為制之,尚覺擾擾,夜不成寐?!庇捎诘钤嚨鸟R虎讓曾國藩回家后悔恨恍惚,幸好三天后,曾國藩得了二等第一名榜單成績,并被道光安排到“翰林院侍講升用”由此走上了仕途之路。在多年后已經(jīng)是功成名就之時的曾國藩,還會被夢境考試所累?!皦粼诳紙鲋锌荚嚕酀荒芟鹿P,不能完卷,焦灼之至!驚醒?!痹趬衾锼驗榇鸩簧峡碱},非常焦急,以至于如噩夢般的驚醒,可以想見曾國藩當年在科舉道路上的異常艱難,以至于他年之后還在為此膽戰(zhàn)心驚。他在醒來后自我總結(jié)說:“余以讀書科第官躋極品,而學術(shù)一無所成,亦不能完卷之象也,愧嘆無極!”《曾國藩日記》
雍正是科舉舞弊的處理最嚴厲鐵腕的皇帝,對科舉舞弊零容忍。
雍正十年(1732),時任翰林院侍講學士俞鴻圖被任命為河南學政,掌管一省文教,屬于欽差大臣。由于替皇帝遴選人才,組織科考,屬于重量級官員?!皩W臣歲、科考試,乃選英論秀,為國家儲備棟梁只用,必須矢慎矢公,屏絕賄賂,方能拔孤寒而得正才?!边@是當時對主考官提出的總體要求。此后一年,于鴻儒在五月份來到許州主持考試,按照慣例應(yīng)該由知府一級的官員配合這項工作,但當時許州知州安鳳彩外出未歸,俞鴻圖便臨時委派知縣賈澤漢暫時代理,結(jié)果因此鑄成大錯。原來這個賈澤漢的知縣本來就是違法亂紀的一類官吏,因為住在當?shù)氐囊粋€油店內(nèi),便于店主和幾個幫手竄通,終于說動了俞鴻圖上下勾結(jié),合伙賄賣考題給秀才。

沒多久,河南學政俞鴻圖出賣考題的科場丑聞迅速傳播出來,河?xùn)|總督王世俊向雍正奏報說:“臣雖巡視東省,而豫省官吏時刻提防,留心訪查。在東省時,即聞學臣俞鴻圖私賣秀才,聲名不好?!薄队赫瘽h文朱批匯編》在奏報后,王世俊又將具體涉案秀才的名單給雍正一并呈遞,并說以上幾十人確鑿?fù)猓€有一些“尚未盡悉”。雍正得報極其震怒,要他進行詳細調(diào)查,一個月后,王世俊將調(diào)查結(jié)果向雍正匯報說:“現(xiàn)今各童生甚是畏法,已將賄賣秀才銀兩悉行供出?!弊罱K,王世俊匯報結(jié)果是,俞鴻圖共收受秀才銀兩12000多。《雍正朝漢文朱批匯編》在提審俞鴻圖時,本人對此案供認不諱交,但在收受數(shù)額上存在差異,俞鴻圖供案說:“許州考畢要走時,知縣賈澤漢說,考生很感激我,給我公禮封套一函,一時昏聵,竟然收了。里面三個票子,其中兩票共二千四百九十兩,一票二千兩。另外,于八月間回家,家人丁寶、宋紀云、教官張正性在外撞騙著幾名,前后持銀一千五十兩,分與小的們的?!?/p>
河?xùn)|總督王世俊給雍正上奏說:“據(jù)提審賈澤漢一人已招供,經(jīng)手交銀六千二百兩,其余張正性等經(jīng)手交收者甚多?!弊詈笸跏揽】偨Y(jié)說:“俞鴻圖所交代的不足一半,更屬欺罔矣?!?/p>

雍正在王世俊的奏折上批示說:“此朕甚嘉是覽之,封疆大臣若皆肯如此存心,朕復(fù)何憂也?!弊詈笾甘尽皩⒂狲檲D一并嚴參題奏?!痹谟狲檲D賄賣秀才案結(jié)案后,雍正特發(fā)諭旨,對天下負責考試官員進行集中整治,他說:“今觀俞鴻圖贓私累萬,則各省學政之果否澄清,朕皆不敢深信矣?!弊詈笥赫?guī)定:“嗣后各省若有考試不公徇情納賄者,經(jīng)朕訪聞,除將學臣從重治罪外,該督撫亦必照溺職例嚴加處分?!薄队赫瘽h文朱批匯編》
最后刑部建議給俞鴻圖處以腰斬酷刑以示懲戒,雍正批示同意。當聽說俞鴻圖被腰斬后用自己的血在地下連寫幾個“慘”字后,雍正也覺得此刑過于殘忍,決定自此廢除腰斬酷刑。此后幾十年,清朝在嚴厲整治科考風氣后,一直到嘉慶時代再未出現(xiàn)嚴重類似案件,大概與雍正的霹靂懲處不無關(guān)系。
明清后,落第的真才實學的人最終歸入幕府,有的人實現(xiàn)迂回仕途理想。
科舉制度的高度狹窄,讓落第舉人怎么辦呢?從明代開始,這些人開始“自謀生路”,如明代徐渭和清代的左宗棠便是這一典型轉(zhuǎn)身。當年,郭嵩燾受到咸豐帝召見問說左宗棠時,郭嵩燾說:“才盡大,無不了之事,人品尤端正,所以人皆服他。”咸豐帝得知左宗棠已經(jīng)四十七歲,不無遺憾地說:“再過兩年精力衰矣趁此時尚強健,可以一出辦事,也莫自己糟蹋。汝需一勸勸他?!毕特S帝在得知左宗棠因無科名對此耿耿還要參加會試時說:“左宗棠何必以科名為重,文章報國,與建功立業(yè)所得孰多?他要有才,也須得一出辦事才好。”可見作為最高層已經(jīng)對科舉和選人有了根本轉(zhuǎn)向。而曾國藩的幕府恰恰收攬了這樣的人才,也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左宗棠從師爺做起,最終一步步成為了大清的柱石。

當時還有一個叫趙烈文的,字惠甫,號能靜居士,江蘇陽湖人。其父趙仁基,道光進士,官至湖北按察使。趙烈文自幼扎實地系統(tǒng)地學習了傳統(tǒng)教育,但三應(yīng)鄉(xiāng)試不中,作為高級官員之子,咋清代科舉也沒有捷徑可循,可知科舉到了清代愈加嚴格。趙烈文于是絕意仕途,專心鉆研務(wù)實之學。大約在1856年1月被其姐夫周騰虎推薦入曾國藩幕僚,1861年12月,由曾國藩專折奏調(diào)赴軍營,稱其“博覽群書,留心時事,可堪造就”。雖然在科舉之路未能走通,但是趙烈文靠著真才實學在跟隨曾國藩平定太平軍后,因功受賞得以迂回進入了清朝的官員序列。有趣的是,趙烈文與曾國藩的談話完全證明了趙烈文的出色才華。
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即1867年7月21日晚,曾國藩剛剛被趙烈文用藥物治病有了些起色?!俺豕暮?,滌師來暢談。言得京中來人所說,云都門氣象甚惡,明火執(zhí)仗之案時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婦女亦裸身無褲,民窮財盡,恐有異變,奈何?”曾國藩再一次蹙著眉頭問趙烈文。趙烈文平靜地說:“天下治安一統(tǒng)久矣,勢必馴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風氣未開,若非抽心一爛,則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異日之禍必先根本顛仆,而后方州無主,人自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弊詈笄宄臏缤鲂问胶蜁r間驚人地被趙烈文預(yù)言準確,以其出色才華和學識都未能考中科舉,可知到了清代科舉的僵化性。

科舉制度以一千三百年的驚人堅持,在讀書人的心中種植下如夢似幻的構(gòu)想,使中華文明越過無數(shù)次滅亡危機而浩蕩延續(xù)。正是這種延續(xù),使我們有可能汲取千年前的偉大精神力量,但是遺憾的是,在清代末期,幾乎所有的科舉受益者們將清代的所有問題都推責給科舉制度。張之洞在1903年的奏折中激情寫到:“科舉一日不廢,即學校一日不能大興,士子永遠無實在之學問,國家永無救時之人才,中國永遠不能進于富強,即永遠不能平衡各國。”而真正結(jié)束這一科舉制度的是袁世凱,他的理由更為充分,如果現(xiàn)在立即停止科舉、興辦學校,人才的出來也得等到十幾年后,要是我們到十年后方停科舉那么從學校培養(yǎng)出人才還得等二十幾年。但是,大清等不得二十幾年“強鄰環(huán)伺,豈能我待!”1905年,清廷正式下達諭旨為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畫上句號,不幾年,清朝也隨之滅亡。

看來袁世凱的廢除科舉未能挽回大清,卻給他的青云之路過早得以實現(xiàn),廢除科舉,讓袁世凱收獲了極大的美名,并收獲了總統(tǒng)的權(quán)力之椅。一劑猛藥不僅徹底將清廷藥死,同時也迅速瓦解了千年的體制完善的科舉??赡芩腥硕己雎粤诉@一點,洪秀全、袁世凱、孫中山都曾是熱血沸騰的讀書人,在經(jīng)歷考場失敗后,徹底走向了另一面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