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峰得到易筋經(jīng) 為什么卻不修煉?
愛在哭泣
《易筋經(jīng)》在武俠小說里面,那可是一部武林寶典了,是達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的時間,匯聚成的一本秘笈,但凡是這樣的武林秘籍,背后就總是有很多人想要得到它,《易筋經(jīng)》也不例外。然而在《天龍八部》當中,當喬峰得到了《易筋經(jīng)》之后,他原本內(nèi)功也不是特別好,完全可以借此來提升自己,但是他為什么沒有修煉呢?
天龍八部當中,喬峰一路帶著阿朱去療傷,為了讓薛神醫(yī)去給阿朱治療,喬峰不惜單槍匹馬去聚賢莊,最終一戰(zhàn)封神。阿朱被喬峰的英雄氣概所折服,內(nèi)心愛慕不已。而喬峰此時被天下人唾棄,冤枉,唯有阿朱不在意喬峰的身份愿意跟隨他,二人內(nèi)心的理解終于產(chǎn)生愛的火花。隨后,阿朱就將從少林寺所偷取的經(jīng)書《易筋經(jīng)》送給喬峰,本來阿朱是為了慕容復(fù)去偷取的,可是此時她把自己當做喬峰的愛人,就將《易筋經(jīng)》送給喬峰。
那么,得到了易筋經(jīng)的喬峰,為何不敢修煉?要知道,少室山上喬峰面對丁春秋游坦之以及慕容復(fù)的聯(lián)手,就是因為出手過于強大,導(dǎo)致自己后勁不足,內(nèi)力只撐不住,如果喬峰學(xué)會了易筋經(jīng),那么體內(nèi)的內(nèi)力肯定是源源不斷的輸出,也就斷然不會因為缺少內(nèi)力導(dǎo)致后勁不足的事情發(fā)生,他為何不肯修煉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蕭峰外語不過關(guān),阿朱盜去的《易筋經(jīng)》是用梵文寫的,蕭峰看著這一本書兩眼一抹黑,他又不能去少林寺學(xué)習(xí)梵文,自然不可能修煉《易筋經(jīng)》了。
有人或許會說,看不懂的話可以找一個看得懂的人翻譯,這里面其實有一個悖論,因為根據(jù)小說的設(shè)定,能看懂《易筋經(jīng)》的大多都是得道高僧,但其中與喬峰交好的幾乎沒有,以他沉著冷靜的個性,斷然不會找一個不知根底的人去翻譯,這樣會造成各種潛在的風險,既然看不懂,干脆就放著。
雖然后面喬峰丟失了易筋經(jīng),被游坦之撿去練成了頂尖高手,但是面對喬峰還是不如,只能說喬峰本身實力已經(jīng)非常強大,他不會在為了什么,而去強行修煉易筋經(jīng)了。
喬峰是金庸筆下的“第一大英雄”,他跟金庸筆下的其他主人公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他自始至終沒有經(jīng)歷過任何奇遇。其他主人公出場時,大都是一些無名小輩,無武功,無人脈,無名望,但之后他們都會經(jīng)歷一連串的奇遇,什么掉崖呀,得到什么武功秘笈呀,遇到什么世外高人呀……最終成為武學(xué)上的集大成者。楊過、郭靖、張無忌、令狐沖等莫不如此,就連金庸筆下最悲催的主人公狄云,也從一個傻頭傻腦的鄉(xiāng)下小伙兒成長為一等一的武功高手,至于“反俠”韋小寶就更不用說了,他雖然沒有練就一身絕世武功,但他的奇遇無疑是最富有傳奇色彩的。
唯獨喬峰不一樣。
但要說喬峰一次奇遇也沒有,似乎也說不過去,因為阿朱臨死前,把她從少林寺偷來的《易筋經(jīng)》送給了喬峰。我們都知道,《易筋經(jīng)》是少林武功秘笈,是習(xí)武之人夢寐以求的至高無上的武學(xué)寶典。游坦之因為修煉了《易筋經(jīng)》,直接從一個不會武功的小角色躋身一流高手行列??梢?,《易筋經(jīng)》對習(xí)武之人的作用之巨大。
奇怪的是,喬峰得到《易筋經(jīng)》之后,并沒有修煉,直到后來遺失,為游坦之所得。作為武功高手,喬峰完全有理由去修煉《易筋經(jīng)》,可他就是沒有,這是為什么呢?我認為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二,阿朱臨死前告訴喬峰,說那本《易筋經(jīng)》原本是她偷來送給慕容復(fù)的,如今命不久矣,所以才將《易筋經(jīng)》轉(zhuǎn)送給喬峰。喬峰當然會接受阿朱贈送的《易筋經(jīng)》,但他絕不會修煉,理由有二,其一,那是阿朱偷的;其二,那是阿朱送給慕容復(fù)的。
第三,蕭峰的性格也決定了他不可能去修煉《易筋經(jīng)》,為什么這么說呢?喬峰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他豪邁氣概、力拔山兮、傲視群雄。聚賢莊一戰(zhàn),面對上百位武林高手的圍攻,他竟然沒有施展他的招牌絕技—降龍十八掌,而是以一套簡單的太祖長拳迎敵。沒錯,在喬峰手里,哪怕是再簡單的武功,也能發(fā)揮出強大的威力。這不僅是他在武學(xué)上的造詣,同時也是他豪邁氣概的性格的體現(xiàn)。因此,喬峰根本就不屑于修煉《易筋經(jīng)》,這當然也是他自信強大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