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fā)現(xiàn)3.85億年前森林化石是怎么回事?化石長什么樣比恐龍還早?
猴哥
化石的存在,能夠讓人們很好的研究上億年前的古生物,而也正是年份非常久遠的古生物遺跡,才有可能會成為化石,而我們平常聽到的最多的恐怕也就是恐龍化石了。然而,美國發(fā)現(xiàn)了距今3.85億年前的森林化石,這種森林化石究竟是長的什么樣子呢?森林化石的年份居然比恐龍化石的年份還要早,這到底是一片什么樣的森林?
1.美國發(fā)現(xiàn)3.85億年前森林化石
在美國紐約州一處已廢棄采石場中,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距今最古老的森林化石,距今3.85億年。近日,學術期刊《現(xiàn)代生物學》(CurrentBiology)的一項研究報告了這一發(fā)現(xiàn)。
論文提到,被發(fā)現(xiàn)的化石來自一種樹木,該植物有樹干與樹葉,與當今的樹木類似。它是迄今為止僅有的三個已知泥盆紀化石森林之一,并將全球最古老森林化石的紀錄往前再推進了200萬-300萬年。
該化石最早由紐約州立博物館的一位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當時他在采石場看到了一個巨大的根狀結構。論文的共同作者、英國卡迪夫大學地球與海洋科學學院的克里斯·貝里說,他一開始見到這片“樹根”時有點懷疑,覺得只是當代的樹木長在了巖石之中,然后樹干被鏟除了而已。當他們仔細研究了土壤剖面之后,研究者很快就確認了,這片“樹根”要古老得多。
研究人員猜測,一場巨大的洪水摧毀了這片森林,但這片樹林的根部以化石的形式被保留了下來。這么猜測得到另一些化石證據(jù)的支撐:樹根之間,有魚類的化石。
這片森林年代久遠,在其1.4億多年之后,世界上才開始出現(xiàn)恐龍。當時森林的主要居住者是稱為千足蟲的生物,以及其他一些可能開始或尚未開始飛行的原始昆蟲。
“這些化石森林非常稀有?!必惱锉硎荆耙嬲私鈽淠救绾伍_始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我們需要了解最早的森林?!?/p>
自從森林出現(xiàn)后,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出現(xiàn)了巨大的變化。研究顯示,泥盆紀時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的急劇下降,導致地球變冷,這可能導致了該時期結束時的物種大滅絕。
論文第一作者、美國賓厄姆頓大學生物科學的教授威廉·斯坦表示,這與我們今天所面臨的二氧化碳水平升高的情況正好相反,也有可能滅絕。
斯坦稱,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歷史很重要。如果我們看看這些森林的起源及其影響,尤其是植物本身及其正在做什么,我們可能會對當今正在發(fā)生的過程有深刻的了解。
2.化石是什么
化石是存留在巖石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最常見的是骨頭與貝殼等。
化石,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埋藏在地下變成的跟石頭一樣的東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幫助確定地層的年代。保存在地殼的巖石中的古動物或古植物的遺體或表明有遺體存在的證據(jù)都謂之化石。從古時候到現(xiàn)在都有化石出現(xiàn)。
簡單地說,化石就是生活在遙遠的過去的生物的遺體或遺跡變成的石頭。在漫長的地質(zhì)年代里,地球上曾經(jīng)生活過無數(shù)的生物,這些生物死亡之后的遺體或是生活時遺留下來的痕跡,許多都被當時的泥沙掩埋起來。在隨后的歲月中,這些生物遺體中的有機質(zhì)分解殆盡,堅硬的部分如外殼、骨骼、枝葉等與包圍在周圍的沉積物一起經(jīng)過石化變成了石頭,但是它們原來的形態(tài)、結構(甚至一些細微的內(nèi)部構造)依然保留著;同樣,那些生物生活時留下的痕跡也可以這樣保留下來。我們把這些石化了的生物遺體、遺跡就稱為化石。從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動物、植物的樣子,從而可以推斷出古代動物、植物的生活情況和生活環(huán)境,可以推斷出埋藏化石的地層形成的年代和經(jīng)歷的變化,可以看到生物從古到今的變化等等。
化石有三葉蟲化石,植物化石,貝殼化石,足印化石,恐龍化石,魚化石等。
3.化石的形成條件
雖然一個生物是否能形成化石取決于許多因素,但是有五個因素是基本的:
(1)有機物必須擁有堅硬部分,如殼、骨、牙或木質(zhì)組織。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條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蟲或水母也能夠變成化石。
(2)生物在死后必須立即避免被毀滅。如果一個生物的身體部分被壓碎、腐爛或嚴重風化,這就可能改變或取消該種生物變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須被某種能阻礙分解的物質(zhì)迅速地埋藏起來。而這種掩埋物質(zhì)的類型通常取決于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海生動物的遺體通常都能變成化石,這是因為海生動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軟泥覆蓋。軟泥在后來的地質(zhì)時代中則變成頁巖或石灰?guī)r。較細粒的沉積物不易損壞生物的遺體。在德國的侏羅紀的某些細粒沉積巖中,很好地保存了諸如鳥、昆蟲、水母這樣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4)被埋藏的生物尸體還必須經(jīng)歷長時間的石化作用后才能形成化石。有時生物死后雖然被迅速埋藏,但不久因沖刷等各種因素暴露出來而遭到破壞,也不能形成化石。有一些保存在較古老巖層中的化石,因巖層的變形和變質(zhì)作用,使化石遭到破壞。
(5)沉積物在固結成巖的過程中,壓實作用和結晶作用都會影響化石的石化作用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