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發(fā)現女媧遺骸?女媧為何是蛇形?
繁華卷
說起女媧,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了,這是我國神話當中的創(chuàng)世女神。在我國神話傳說中,女媧不僅僅是補天救世的英雌和用泥土造人的神女,同時還是一位創(chuàng)造萬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chuàng)造出70樣東西。她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chuàng)世神和始母神。

像女媧這樣一個創(chuàng)世女神,在很多人印象中就是一個神話人物,跟現實是扯不上關系的。但是在山西省的女媧雕像下面發(fā)現了一些人骨,被認為是女媧遺骨。聽著是不是很離奇,難道神話人物真的存在,還有在山西發(fā)現的女媧遺骨是真的嗎,女媧為何是蛇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真相,看專家們怎么說了。

早在1984年,位于山西吉縣人祖山媧皇宮遭人破壞時,考古工作者就在女媧塑像下發(fā)現遺骨,包以黃綾,盛于木函?!澳竞蹦珪鴮懙溃骸啊薄⒋竺髡率迥?1520年),天火燒了金山寺,皇帝遺骨流在此,十六年上梁立木?!实圻z骨先人流下”。明代人的墨書記載把該人骨稱為“皇帝遺骨”,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媧皇女媧的遺骨。

2011年,考古工作者對山西吉縣進行了“搶救性”整理,發(fā)現戰(zhàn)國、漢唐、宋元、明清、民國時代遺物291件(套),并在媧皇宮積土中找到人頭骨、木函殘片和距今2100-900年曾作祭品的動物骨頭,這是中國目前發(fā)現最早祭祀女媧的考古遺跡。
隨后,北京大學C14同位素測年,成人頭骨為6200年前的測定結論,以及明代當地人的墨書題記,2011年在山西吉縣人祖山媧皇宮女媧塑像下發(fā)現的“皇帝遺骨”,可能屬于傳說中史前“三皇時代”的“媧皇”遺骨。

這個消息一出來震驚了考古界,令專家們炸了鍋,紛紛對其發(fā)表自己的言論。專家們認為,在漫長的母系社會中,女媧首先是原始氏族的名號,同時也成為氏族首領的名字,不會只是一個女媧,會有一代又一代的女媧產生。木函題記中“皇帝”之說,可能是某代或最后一代女媧,是后人對母系社會首領女媧崇高地位的追稱。因此,這個遺骨無疑是明朝人認為的“媧皇”遺骨。

關于女媧蛇形的形象,專家給出的答案是女媧是一個人,不可能是蛇形,這個蛇形的形象只是后人對圖騰的崇拜,臆想出來的。據考古出土的文物遺址、遺跡和彩陶紋飾提供的史前人類與洪水抗爭及對生殖崇拜的生活印跡信息,究其歷史文化根源,在于原始母系社會女性崇拜觀念的遺傳。蛇不僅生命力頑強,而且生殖能力強悍,源于史前人類對生殖的崇拜,因此,將女媧的后代定型為蛇形。
真是萬萬沒有想到在山西發(fā)現的女媧遺骨真有可能是真的,原來神話中的人物并非完全都是騙人的,真是太意外了。各位,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