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真的是衣冠冢嗎?嬴政真身究竟埋在哪里?
淚濕裳
秦始皇陵作為我國古代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一直以來可以說還是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和好奇的,畢竟這里可是埋葬著兩千多年前的第一位皇帝,只不過因為很多原因,秦始皇陵到目前為止還是一直都沒有進行發(fā)掘的。然而有人說其實秦始皇陵里面根本就沒有埋的是秦始皇,這里只不過是秦始皇的一個衣冠冢而已,秦始皇的真身根本就不在秦始皇陵里面,這種說法究竟是不是真的呢?秦始皇陵里面到底埋的是什么,真的沒有秦始皇的真身嗎?那他的真身到底埋在哪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秦始皇真的不在秦始皇陵嗎
但凡有些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中華第一帝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寢——秦始皇陵在今陜西省西安市。
秦始皇陵位于臨潼縣東約5公里處,南依驪山,層戀疊嶂,山林蔥郁;北臨渭水,逶迤曲轉,銀蛇橫臥。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巒環(huán)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yōu)美,是世界“第八大奇跡”,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chǎn)、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然而,大家都被史書欺騙了,秦始皇陵很可能只是嬴政的衣冠冢,真身并不葬在這里。很多證據(jù)指明,秦始皇的真身很有可能葬在河北。
從公元前210年開始,秦始皇進行了第五次全國大巡游,出武關、去云夢、到零陵、下同安、臨浙江、過潤州、上瑯琊、登成山,總行程約一萬多公里,平均每天的行進速度為30公里。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在剛剛到達德州的平原津后,年逾半百的秦始皇突然得了重病,于當年七月在趙國原來的沙丘宮內(nèi)駕崩了。
按照常例,作為至高無上的帝王,秦始皇的靈柩應該立刻運回都城咸陽,安葬在早已選好址的陵寢內(nèi)。但是,列位看官請注意,平原津距咸陽足足有2500多公里,按照巡游時平均每天30多公里的行進速度來計算,要80多天才能到達,即使快馬加鞭提高運行速度,50天內(nèi)也不可能到達咸陽。
七月,正是一年之中最為炎熱的夏季,一天之內(nèi),尸體就會開始腐爛、發(fā)臭,就算是50天內(nèi)能趕回咸陽,除了尸蟲和一堆白骨外,還能留下些什么?
秦始皇去世的消息,只有李斯、趙高等幾個大臣近侍知道,其他人一概不得知,也不可能知道。趙高為了扶胡亥繼位,達到篡權的目的,威脅李斯就范,采取了“秘不發(fā)喪”的手段。
就算是“秘不發(fā)喪”,沿著原路返回咸陽,一路上尸體發(fā)臭、腐爛的事實也會遮攔不住,勢必會影響胡亥順利繼位。
因此,匆匆將秦始皇的尸體就地掩埋,只將秦始皇的衣冠運回咸陽安葬才是上策。
更何況,回歸的路上,盡是趙高、李斯視為宿敵的蒙恬將軍的軍隊,要知道,蒙恬將軍可是公子扶蘇的堅定擁護者,被他們發(fā)現(xiàn)始皇帝已經(jīng)駕崩,肯定會激起兵變。
只有將秦始皇的尸體在河北秘密埋葬,趙高、李斯才能把戲一直“演”到咸陽。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證據(jù),那就是河北是秦始皇母親的故鄉(xiāng),又是秦始皇的出生地,安葬在河北,也算得上是“落葉歸根”了。
2.秦始皇陵只是衣冠冢嗎
一些人認為秦始皇陵只是個衣冠冢,并非秦始皇真正的葬身之處。因為據(jù)史記記載秦始皇崩于沙丘,為掩尸臭李斯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很多人由此推測此時秦始皇尸身已腐,不便帶回,所以就地掩埋了。如果就地掩埋,那么用鮑魚掩臭味不就多此一舉了?
《史記》對酈山陵墓是這樣描寫的:九月,葬始皇酈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余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轍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樹草木以象山?!?/p>
通過對秦始皇陵的探測,探測出水銀含量奇高,已經(jīng)超出古人僅為防腐而使用水銀的劑量,由此可對應“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薄=┠陙韺η厥蓟柿曛車阍峥拥陌l(fā)掘,發(fā)現(xiàn)了驚為天人的兵馬俑坑,水禽坑中出土了栩栩如生的用青銅鑄造的水禽,武器坑出土了機弩以及殉人的陪葬坑。這些陪葬坑的發(fā)現(xiàn)都一一印證了《史記》中的記載。且秦始皇陵園規(guī)模宏大,出土的器物極為精巧,無一不彰顯了一位帝王的霸氣。
雖然秦始皇陵沒有發(fā)掘,沒有直接證據(jù)證明秦始皇陵就是秦始皇的葬身之地。但是結合歷史文獻,以及現(xiàn)有的發(fā)掘成果基本可以確認驪山就是秦始皇的葬身之處。
3.秦始皇死后埋在哪里
古代帝王對于陵墓位置的選取很謹慎,而秦始皇其實從年輕的時候就希望死后可以葬在驪山,而后他就開始招用大量的工匠來為自己修建陵墓。因為在驪山附近還有河流,秦始皇為了避免這些河道對陵寢有影響,所以就將河道進行了改建,可以說秦始皇陵墓的修建工程非常的浩大。據(jù)后來考古調(diào)查了解到,秦始皇陵墓一共有兩萬平方米,秦始皇在去世之后還用很多珍寶來給自己陪葬,所以陵墓中有很多奇珍異寶,秦始皇陵墓也吸引著眾多盜墓者前來盜取寶貝。
秦始皇當初在修建陵墓的時候早已想到了盜墓的問題,所以他就在陵墓中設置了很多機關,這樣在盜墓者來到墓室之后,機關就會射出弓箭,盜墓者會因被箭射中而喪命,這些弓箭上面還帶毒,所以即使沒有被箭射中要害,那么也難以活著走出陵墓。所以很多盜墓者雖然都希望盜取陵墓中的寶貝,而是卻因為陵墓中暗藏機關而不敢前往。
另外在秦始皇陵墓中還有大量的水銀,我們都知道水銀是有劇毒的,加上陵墓位于地下,所以墓室中還缺少氧氣,人類在進入墓室中之后,不是被毒死就是因缺氧而離世。而這些水銀在地宮中不僅可以起到防盜的作用,還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這也是為什么秦始皇陵墓中的物品至今保存完好的原因。
但是有專家認為秦始皇其實并沒有葬在這個陵墓中,因為秦始皇這個人很多疑,在這么多安全設施下他依然擔心自己的尸體會被盜墓者發(fā)現(xiàn),所以他在修建陵墓的時候,在附近還修建了很多小的地宮,而后由秦始皇自己選擇安葬位置,雖然可以確定秦始皇最后是被葬于驪山周圍,但是陵墓的具體位置至今還是一個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