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羅薩”一詞對于德國來說有著什么意義?
撫你發(fā)端
說道“巴巴羅薩”這個詞,相信很多了解歷史的小伙伴們對這個詞不會很陌生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希特勒進攻蘇聯(lián)的計劃就被稱之為“巴巴羅薩計劃”,而這個計劃的名字可不是隨隨便便就這么起的。因為“巴巴羅薩”這個詞對于德國來說有著非凡的意義,那什么到底是什么重要意義呢?解析來就隨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進入封建時代
這個名稱并非是空穴來風,希特勒之所以用這個代稱,其實是為了紀念德意志帝國史上的一位皇帝——腓特烈一世。
腓特烈一世,德意志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國王,也是第一位受到羅馬加冕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而“巴巴羅薩”這個外號則來源于他的紅胡子。
曾有傳言是意大利人的鮮血染紅了他的胡子,因為他曾六次遠征意大利,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據(jù)德意志歷史記載,腓特烈一世是個美男子,他中等身材,英俊瀟灑且出身相當顯赫。
他的父親是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子孫,母親則是威爾夫家族的千金,在當時,這是德意志諸侯中最為顯赫的兩個家族。
和中國的歷史不同,中世紀的歐洲與其說是國家,倒不如說是聯(lián)邦。國與國之間其實只存在著領(lǐng)土的界線,在政治上大家似乎并不在意所謂的“萬世一系”。例如英國“光榮革命”后,王位就是由遠在荷蘭的執(zhí)政官威廉和他的妻子瑪麗共同繼承。
這樣的現(xiàn)象要說奇怪其實也不奇怪,說到底中世紀的歐洲是由宗教掌控的,國與國之間的關(guān)系也是靠宗教來進行維護的,所以和中國的“血緣宗親論”相比,中世紀的歐洲更加認可“宗教共識論”,只要在宗教信仰這一方面是統(tǒng)一的,是不是正統(tǒng)繼承者并不重要。
當然,這也不是說,隨便拉個叫花子也能做皇帝的,最起碼你得是個貴族身份!
11世紀開始,德意志的統(tǒng)治者便開始四處謀求自己的政權(quán)“合法性”,所謂“合法性”并不是說王位來源正不正當,而是指德意志的歷史溯源——古羅馬帝國的繼承者。
古羅馬帝國在歐洲歷史上是最具有影響力的,可以說沒有古羅馬帝國就沒有今天的歐洲。雖說后來古羅馬帝國分崩離析了,但是它的宗教文化卻保留了下來,并且集中到了一個人的手上——羅馬教皇。
只有得到羅馬教皇的加冕,德意志的“合法地位”才算是得到了認證,這就好比我們今天所說的“官宣”。
羅馬教皇在哪?那自然是羅馬!羅馬在哪?那自然是在意大利!
于是乎,德意志就開始頻繁地接觸意大利地區(qū),包括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各個方面,反正就是要不斷地出現(xiàn)在教皇的視線里刷存在感。時間一長,教皇算是混熟了,但是德意志國內(nèi)卻因為精力分散而顯得有些紊亂。
為了穩(wěn)定住國內(nèi)的局勢,腓特烈一世不得不思考新的解決辦法——采邑分封制度。簡單的來說就是“分封制”:
諸侯從皇帝手中獲得采邑封地,同時獲得封地內(nèi)的政治、經(jīng)濟、司法等主權(quán),但要效忠國王為國王服役。
這個其實和我們中國西周時期的分封制很類似,都是一種由上而下,逐級分封的制度。雖然比我們晚了一千多年,但是對于神圣羅馬帝國來說卻是相當關(guān)鍵的歷史進程,因為,它標志著這個帝國邁入了封建時代!
二、不同的“封建命運”
雖然說跨入封建時代是一種進步的表現(xiàn),但是德意志的封建時代卻和歐洲其他國家相比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德皇并不是這個國家的實際主宰。
這里面隱藏了兩個原因!
1、教皇的權(quán)威
我們不止一次提到過,中世紀的歐洲是依靠宗教來維系的,教皇所代表的神權(quán)和皇帝所代表的的皇權(quán)表面上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但實際上,雙方的斗爭也是相當激烈的。
教皇宣揚自己是受到神的囑托來到人間普度眾生的,人世間的一切(包括皇權(quán))都必須得到自己的認可;而德皇卻認為自己的皇權(quán)直接來自于神,甚至在腓特烈一世登基之前,他也只是通知了一下教皇,并沒有得到教皇的許可。
在腓特烈一世的觀念里,他認為皇帝才是人世間的主宰,教皇只不過是精神層面用來輔助皇帝的,后者應(yīng)該是前者的下屬。
就這樣,教皇和腓特烈一世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在西歐的許多政治場合中,腓特烈都很堅決地站在了教皇的對立面。例如教皇承認了諾曼王國的存在,但是腓特烈一世卻堅持討伐這個國家;再例如教皇以“神的名義”釋放德意志的大主教,但是腓特烈一世卻堅持將他關(guān)禁閉。
用教皇的話說就是:“如果不是從我的手里,那么你們的國王是從誰的手中得到帝國的呢?”
就是這句話,讓雙方的矛盾正式擺上了臺面。然而,在1176年的林雅諾戰(zhàn)役中德意志的軍隊遭到重創(chuàng),這使得不可一世的腓特烈一世產(chǎn)生了談判求和的念想,畢竟在當時教皇的權(quán)威至上是路人皆知的共識,腓特烈一世的反抗舉動確實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1177年,腓特烈一世決定向教皇妥協(xié),他像一個犯了錯誤的孩子一樣被押送到教皇跟前,教皇以神的名義寬恕了他,并且為他加冕。這無疑是皇權(quán)向神權(quán)的一次妥協(xié),不過從結(jié)果論來看,雙方的這一次握手言和,并沒有哪一方是吃虧的,算是一次合作共贏!
2、諸侯的威脅
腓特烈一世之所以采用“采邑分封制”,其實是為了緩和國內(nèi)諸侯的利益紛爭。開篇我們說到,神圣羅馬帝國其實并不算是一個完整的國家,而更像是一個聯(lián)邦,諸侯國是這個國家的主要組成部分。
但是和我們中國的歷史一樣,隨著權(quán)力的擴張,諸侯的野心也會越來越大。例如腓特烈一世的表哥亨利就是其中一個。
原本腓特烈一世是想拉攏亨利來擴充自己的勢力,所以對于亨利可謂是有求必應(yīng),不僅給了他足夠大的領(lǐng)地,在經(jīng)濟、政治等方面也給予了他足夠多的特權(quán),唯一的要求就是亨利必須在軍事上支持腓特烈一世。
然而事實上,腓特烈一世對他的恩寵并沒有為他帶來所要的回報,反而培養(yǎng)出了一個潛在的威脅。他不僅在政治主張上反對腓特烈一世,而且還公然拒絕履行對國王的義務(wù),甚至在他的領(lǐng)地上建造的私人城堡規(guī)模超過了國王的宮殿,頗有點“楚王問鼎”的架勢!
眼看著神圣羅馬帝國就要成為第二個東周了,但是一個關(guān)鍵的勢力插手了這件事——教會。沒錯,就是那個在中世紀西歐“無所不能”的教會,腓特烈一世與教會聯(lián)手對亨利進行了審判,亨利最終被剝奪了貴族特權(quán)。
這里有一個問題很有趣——教會為什么會與國王聯(lián)手?
我個人的理解是,盡管腓特烈一世和教會有權(quán)力之爭,但是雙方畢竟是相互依存的,而亨利僅僅是個諸侯,他并不能代表神圣羅馬帝國的權(quán)益,更不能代表教會在神圣羅馬帝國的權(quán)益,對于教會而言,亨利只是一個“第三者”,退一萬步說,即使亨利坐上了皇位,教皇也不能保證這個皇帝是向著他們的。
三、強弩之末的征伐
對于神圣羅馬帝國來說,意大利是整個歐洲大陸上最為特殊的,因為這里是古羅馬帝國的發(fā)源地,只有征服了這里,神圣羅馬帝國才更加名正言順。
1154年,腓特烈一世以“幫助意大利平定城市叛亂”為借口進軍意大利,在戰(zhàn)前會議上,腓特烈一世一再申明神圣羅馬帝國對意大利擁有主權(quán)。然而第一次對意大利的征伐不到一年就以失敗告終。
在第一次征伐中獲得教皇加冕的腓特烈一世當然不會想到這次的失敗只是一個開始而已。在隨后的幾十年,他的數(shù)次征討都未能獲得成功,在第三次戰(zhàn)爭中,腓特烈一世一度摧毀了米蘭城,對意大利進行了血腥的殘酷鎮(zhèn)壓,雖然在軍事上獲得了一定的威懾力,但同時也讓意大利及其周邊城邦堅定了反對腓特烈一世的決心。
如果要說起最具有價值的,當屬最后一次遠征!
1186年,腓特烈一世利用“政治聯(lián)姻”,讓他的兒子與意大利邦國西西里的康斯坦絲公主結(jié)了婚,算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將西西里等意大利南部地區(qū)納入了神圣羅馬帝國的“政治版圖”。
不過,所謂“禍福相依”,腓特烈一世的兒子雖然代替他完成了對意大利南部的控制,但是國與國之間的矛盾依然是最大的阻礙,他的兒子對這個地區(qū)的“高壓政策”不僅沒能緩解這樣的矛盾,反而愈演愈烈,最終使得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統(tǒng)治宣告滅亡。
如果按照時間線來推測,我們會發(fā)現(xiàn),腓特烈一世遠征意大利是在教皇真正寬恕他之前,也就是說,遠征意大利的根本目的其實是腓特烈一世用武力迫使教皇屈服的嘗試!
所以,從腓特烈一世登基開始,他的根本任務(wù)就是同教皇作斗爭,無論是“采邑分封制”還是“遠征意大利”,都是他為“王權(quán)推翻教權(quán)”的努力。
不過彼時的歐洲宗教的力量過于龐大了,最重要的是,宗教至上的觀念深入人心。腓特烈一世的政治觀念和明顯是不符合當時的形勢的,他所要締造的“神圣羅馬帝國”其實僅僅只是建立在血腥和殘暴的基礎(chǔ)之上。
也許腓特烈一世在武力上確實是極具威懾力,但是這樣建立的國家并不能長久。這也就是為什么希特勒崇拜腓特烈一世,模仿神圣羅馬帝國用武力橫掃歐洲,但是卻最終慘淡收局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