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曹魏大將夏侯霸為什么要投奔蜀國?
未必美好
提起三國時期的夏侯家,很多人馬上就聯(lián)想到了曹操,夏侯家與曹家原本為一家,只因曹操的父親認(rèn)了一個宦官做父親,宦官姓曹,他的后代也就跟著改姓曹了。照這樣說來,夏侯家應(yīng)該對曹家更加忠心才是,然而夏侯淵的兒子夏侯霸,最終居然投奔了蜀漢。這到底是為什么,夏侯霸為何要投蜀漢?就算是魏國沒有容身之處,為什么不投東吳?
曹操最看重的宗族將領(lǐng),要說夏侯淵第二,無人敢說第一。雖然五子良將受重用,可軍區(qū)司令一直還是曹氏宗親擔(dān)綱的,夏侯淵、夏侯惇、曹仁等人,確實(shí)也沒給曹氏宗族丟臉,能力、忠誠度都是非常出眾。
夏侯霸是夏侯淵的次子,夏侯淵死于魏蜀定軍山(219年)之戰(zhàn),被黃忠斬殺。夏侯霸經(jīng)常望著西蜀方向,要踏平西蜀為父親報仇。作為夏侯淵之子,夏侯霸頗受重用,漢中之戰(zhàn)第二年(220年)就官至偏將軍,封關(guān)內(nèi)侯。
然而,這么一位前途無量的將軍,為什么會投奔蜀漢呢?
首先,夏侯霸投漢是保命之舉。249年,司馬懿發(fā)動高平陵政變,誅殺曹爽,逐步剪除曹氏宗族軍權(quán)。首先的下手對象是夏侯玄,夏侯玄是夏侯氏后輩中非常出色的,當(dāng)時夏侯玄督雍、涼軍事,處于魏蜀前線,也是夏侯霸的上司和堂侄。夏侯霸恐懼,就勸夏侯玄一道投蜀,夏侯玄不肯,夏侯霸便只身前往。事實(shí)證明,夏侯霸是對的,夏侯玄后來被滅族。
第二,夏侯霸與蜀主劉禪有親屬關(guān)系。夏侯霸有一個堂妹,是夏侯淵養(yǎng)大,戰(zhàn)亂年代,外出砍柴時,被張飛得到。張飛知其名門大族之后,大喜過望而娶為妻室。曹氏后來生了兩女,均嫁給劉禪成為皇后,夏侯淵身亡,就是這位侄女大哭為其收尸。也就是說,張飛是夏侯淵的女婿。劉禪初見夏侯霸,可能是為了避免尷尬,主動說,你的父親死于戰(zhàn)爭,并非我的先人所殺。還指著自己的兒子說,這也是夏侯家的后代。劉禪也是位厚道人。
第三,夏侯霸外逃,最好的路線也只能是西蜀。他當(dāng)時在魏蜀前線,不可能千里迢迢去投東吳。夏侯霸應(yīng)該是非常膽小的,選擇陰平小路無人區(qū),在山里迷失道路,后來殺馬充饑,劉禪知道后,專門派人去迎。而且,夏侯霸出逃之時,妻子兒女均未能帶出,后來永世不得相見,可見狼狽驚懼之甚。
作為一個從曹魏投奔過來的軍事將領(lǐng),蜀漢政府從夏侯霸這里也得知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司馬懿掌權(quán)后,姜維問夏侯霸,以司馬懿之強(qiáng),會不會迅速提兵滅蜀。夏侯霸說,司馬懿暫時是想在國內(nèi)鞏固統(tǒng)治,如同一千多年以后的“攘外必先安內(nèi)”,也許心里還有把滅蜀之榮光留給子孫的意思。事實(shí)上,在司馬懿有生之年,確實(shí)未對蜀漢用兵,劉禪又當(dāng)了三十年皇帝。但是夏侯霸也說了,年青一代中,鐘會、鄧艾比較出色,恐怕以后是吳蜀心腹大患。司馬昭接掌政權(quán)后,果然用此二人伐蜀。
降將的形象畢竟是不太光彩的,除了劉禪以及同為曹魏降將的姜維,連個知心朋友都沒有。一次想與蕩寇將軍張嶷交個朋友,哪知道張嶷說:“仆未知子,子未知我,大道在彼,何云讬心乎!原三年之后徐陳斯言?!甭淞藗€尷尬。雖然劉禪對他不錯,一直給他升官發(fā)財,畢竟是不快樂的。
公元255年,司馬師病亡,姜維與夏侯霸、征西大將軍張翼等三路伐魏,破魏雍州刺史王經(jīng)于洮西,斬首數(shù)萬。這是正史對夏侯霸的最后一次記載,連死于何時、葬于何處都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