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什么意思?什么樣的人能被稱為有傲骨?
春光傾人
其實談到“傲骨”這個詞,可能還有些小伙伴還不知道傲骨的具體意思。其實傲骨指的是一種性格,一般自尊心極強幾乎從不妥協(xié),做事剛強不屈的人我們就說他有傲骨。當然“傲氣”和“傲骨”是兩種東西,“傲氣”我們盡量少點,但“傲骨”一定要有。其實古代就有很多人,我們會把他們稱作有傲骨,例如屈原和陶淵明,他們都屬于絕不會放下身段委曲求全的人。那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位歷史上能被稱為有傲骨的人,一起來看看他們都是誰吧。
“敗而不餒勝不嬌,傲骨凜凜硬似刀”。行走于人生,我們只要保持自我,不趨附于權(quán)勢者;我們只要堅守原則,不畏懼于威逼者;我們只要秉持傲骨,乘風破浪,盡顯人生風流,足矣!
今天就帶大家回顧下我國歷史上八大剛正不阿的錚錚“傲骨”們。
一、伯夷、叔齊“不食周粟”
商周時期,商末貴族孤竹君在其晚年,因偏愛小兒子叔齊,有意推翻嫡長子制度命次子繼承家業(yè)。孤竹君去世后,叔齊執(zhí)意將家業(yè)由兄長伯夷繼承,然而伯夷也不愿繼承,為了避免叔齊為難,遂于夜深遠走他鄉(xiāng),但叔齊也是恪守禮制之人,見兄長不告而別,二話不說便尋他而去。
皇天不負有心人,叔齊終尋得其兄長,二人便決定不再回歸故里,于是投奔周國,過上了尋常百姓的生活。但不久周國舉兵討伐商紂王,伯夷、叔齊認為周國屬于商朝的附屬國家,以下犯上,視為不仁,便上朝勸諫,二人秉持仁心并未阻止此次討伐,反倒激怒周武王,惹來殺身之禍,被下令拘禁。
后來周朝建立,伯夷、叔齊仍為出去心中的芥蒂,認為周朝的建立違背禮制,發(fā)誓不與周人往來,不食周朝土地上的食物,最后守著心中的執(zhí)念,餓死在首陽山。伯夷、叔齊的典故被史記撰寫者司馬遷列入了列傳之首,兄弟二人也作為商周時期恪守仁義的典范流傳至今。
二、屈原:縱身一躍,千年一嘆!
戰(zhàn)國時期,群雄并起,秦國尤甚,成為當時的超級大國,在合縱抗衡的政策下,各國的實力都不同程度的被削減,能夠和秦國抗衡的只有楚國,因而有“得天下者,非秦必楚,非楚必秦”的說法。
楚懷王即位之初,就任用屈原,下令改革,可見也是雄心萬丈。屈原在他的支持下,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lián)齊抗秦。但改革必然會觸及貴族利益,于是設(shè)計陷害屈原,對楚懷王說:“屈原居功自傲,每次起草法令,都要張揚說是沒有我的話就不能成功?!鼻幌群罅鞣胖翝h北和沅湘流域。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時,楚國的形勢愈益危急。到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次年,秦軍又進一步深入。屈原眼看國家無望,在破城之日自沉汨羅。
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屢屢被流放,但其心雖九死而未悔,最后以身殉國,屈原的縱身一躍,將自己定格成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悲劇英雄。
三、蘇武牧羊,持節(jié)不失
武帝天漢元年(前100年)蘇武以中郎將出使匈奴。但不幸的是,就在蘇武即將完成出使任務(wù)準備回國時,匈奴緱王圖謀劫持單于母閼氏歸漢,副使張勝卷入這一活動。事發(fā)后,蘇武受到牽連,被扣押在匈奴。
當時,匈奴單于為誘逼蘇武投降,先將他幽閉于大窖中,蘇武以雪和旃毛為飲食,不為屈服。單于決定把蘇武流放到北海(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一帶),讓他去牧羊?!凹热荒悴煌督担俏揖妥屇闳シ叛?,什么時候這些羊生了羊羔,我就讓你回到中原?!倍鴨斡谥凰徒o他幾只公羊。
蘇武持著漢節(jié),在風雪交加的北海牧羊,唯一與蘇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漢朝的漢節(jié)和幾只羊。年復(fù)一年,使節(jié)上掛著的旄牛尾裝飾物都掉光了,蘇武的頭發(fā)和胡須也都變花白了,但漢節(jié)從來沒有離開過他的手。
后來,漢武帝駕崩了,當?shù)弥@個消息時,蘇武他面向南方,撲倒跪地,放聲痛哭,鮮血順著嘴角流在了地上。從那以后,他終日悲慟的哭泣,誰都勸他不了。
漢昭帝登位后,匈奴和漢達成和議,蘇武終于能夠回到故鄉(xiāng)。孔子說:“使于四方,不辱君命”,這正是蘇武最真實的寫照。
四、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的祖父、父親均做過太守一類官職,但到了陶淵明時,家境早已破敗。因為有這樣的家世背景,陶淵明少年時代就好讀六經(jīng),有大濟蒼生的宏愿。為了生存,陶淵明最初做過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慣官場上的那一套惡劣作風,不久便辭職回家了。后來,為了生活他還陸續(xù)做過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
41歲時,在朋友的勸說下,陶淵明再次出任彭澤縣令。有一次,縣里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人告訴陶淵明說: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yīng)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
陶淵明聽后長長嘆了一口氣:“我一個人每月有五斗米也就可以飽了,我去過田園生活,雖然勞苦些,還是可以夠吃,何必要做縣令,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家伙獻殷勤?!闭f完,就辭掉官職,回家去了。
后有人勸他再度出仕為,可他寧愿貧病交加,窮困潦倒也不愿再涉官場??梢哉f,陶淵明歸隱得真守拙得真?!安粸槲宥访渍垩钡母唢L亮節(jié),成為中國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五、黃庭堅:“凡有問,皆直辭以對”
宋朝在王安石變法之后,士大夫因支持或反對變法而形成了新舊兩黨,并逐漸演變成了黨爭,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相互間水火不容,你死我活。黃庭堅曾參與編修《神宗實錄》,因為他曾反對變法,被劃歸舊黨。
宋哲宗紹圣間,新黨重新掌權(quán)后,便在《神宗實錄》中摘出千余條內(nèi)容,控告他誣蔑宋神宗。雙規(guī)、禁閉,諸多手段一齊上。但是,無論怎樣威逼利誘,黃庭堅卻始終不承認有誣蔑之辭,“凡有問,皆直辭以對”,不折腰、不懼怕、不屈服,其嶙嶙傲骨、凜然正氣,令士大夫莫不嘆服。
黃庭堅不會低頭認罪,不會忍辱偷生,所以,他受到的打擊比其他舊黨人士更大,結(jié)局也更悲慘。他先貶涪州,后貶黔州,再貶戎州,后來還遭除名,被踢出了干部隊伍,羈管宜州,成了階下囚,最后慘死他鄉(xiāng)。
在黃庭堅生命最后一段歲月里,他與宰牛的案板相對焚香讀書,用三文錢買的毛筆為朋友寫跋,把在城墻上淋雨當成平生快事,永遠站著傲笑而不跪著哭泣,哪怕為此顛沛流離,困苦一生。
六、方孝孺:“死即死耳,詔不可草”
方孝孺絕頂聰明,六歲能詩,十三歲善作文,千言立就,于明建文初年任翰林侍講學士,成了建文帝的文膽。燕王朱棣反叛要揮軍南下,朝廷議定討伐,詔令、檄文皆出于方孝孺的手筆。據(jù)說那檄文竟連朱棣都連聲叫絕。
朱棣占領(lǐng)南京后,方孝孺果然不肯歸附。因姚廣孝事先囑托過,“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朱棣沒有殺他,而是將他投入獄中。
其實,朱棣也有意借用方孝孺的威望來收攬人心,所以燕軍攻破南京后,朱棣屢次派人到獄中向方孝孺招降,希望由他撰寫新皇帝即位的詔書,方孝孺堅決不從。朱棣又派孝孺的學生廖鏞、廖銘二人前去勸說,反被孝孺痛斥一頓。最后朱棣強行派人押解方孝孺上殿,方孝孺披麻戴孝而入,悲慟而極,哭聲響徹大殿。
孝孺接過筆,寫上“燕賊篡位”幾個字后,隨即擲筆于地,且哭且罵:“死就死!詔書絕不能寫?!敝扉Σ蛔兩岢鼍妫骸澳汶y道不怕滅九族?”“滅十族又如何?”“好!”朱棣惡狠狠地說,“我就滅你的十族?!?/p>
朱棣下令將其朋友門生也列為一族,連同祖宗親戚合為十族。株連十族的行動持續(xù)了多天,殺死了873人。臨到最后殺方孝孺時,方孝孺謾罵不止并作《絕命詞》一首,隨后處以凌遲之刑。
七、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在民族危急的關(guān)頭號召各地起兵抗敵,誓死衛(wèi)國,后來兵敗被俘,坐了三年牢。這段期間,元朝千方百計地對文天祥勸降、逼降、誘降,參與勸降的人物之多、威逼利誘的手段之毒、許諾的條件之優(yōu)厚、等待的時間之長久,都超過了其它的宋臣。
忽必烈擬授文天祥高官顯位。投降元朝的宋臣王積翁等寫信告訴文天祥,文天祥回信說:“管仲不死,功名顯于天下;天祥不死,遺臭于萬年。”王積翁見他如此決斷,不敢再勸。不久,忽必烈又下令優(yōu)待文天祥,給他上等飯食。文天祥請人轉(zhuǎn)告說:“我不吃官飯數(shù)年了,現(xiàn)在也不吃。”忽必烈召見文天祥,當面許他宰相、樞密使等高職,又被他嚴辭拒絕,并說:“但愿一死!”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是文天祥就義的日子。這一天,兵馬司監(jiān)獄內(nèi)外,布滿了全副武裝的衛(wèi)兵,戒備森嚴。上萬市民聽到文天祥就義的消息,就聚集在街道兩旁。從監(jiān)獄到刑場,文天祥走得神態(tài)自若,舉止安詳。行刑前,文天祥問明了方向,隨即向著南方拜了幾拜。監(jiān)斬官問:“丞相有什么話要說?回奏尚可免死?!蔽奶煜椴辉僬f話,從容就義,終年47歲。
八、于謙: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于謙一生,可謂歷經(jīng)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的磨難。先是參加科舉考試時,以狀元的文才被降到三甲第九十二名,幾乎名落孫山,就因為他不肯對主考官溜須拍馬而已。人家當官前呼后擁,盡顯官威。于謙當官便服一套,瘦馬一匹。同僚并不以其為謙虛清廉,卻說他壞了官場規(guī)矩。
公元1449年,瓦剌侵略軍席卷南下,明英宗偏聽全無軍事常識的太監(jiān)指劃,結(jié)果土木堡一戰(zhàn),明朝最精銳的三大營,共約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明英宗做了階下囚。于謙帶領(lǐng)22萬大軍,堅守京城,大破瓦剌軍。
1457年正月,英宗南宮復(fù)辟成功,登上皇位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要清洗忠于弟弟代宗的一干大臣,首先被殺的就是兵部尚書于謙,給他定下的罪名是“意欲謀反”。
于謙遇害之日,悲憤滿腔的北京百姓,佇立街頭,含著眼淚,默默地為忠良送別。于謙被殺,抄家時發(fā)現(xiàn)“家無余資,蕭然僅書籍耳”,只有正屋鎖得嚴實,打開來看,都是皇上賜給的蟒袍、劍器。明萬歷年間,于謙終于得到昭雪,被追謚為“忠肅”。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首《石灰吟》,是于謙一生的堅持,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