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最強恐龍 牙齒尖利體型碩大(智商也很高)
香竹Sama
恐龍是遠古時代的一種生物,它們早已在6500萬年前全部滅絕。但是通過現(xiàn)在高超的醫(yī)學(xué)及生物科技,根據(jù)挖掘出的恐龍骨骼,大家可以大致了解恐龍的形態(tài)和體征。當(dāng)然人們對恐龍的了解也是逐步深化的。在最初,人們認為恐龍只是陸地動物,并不會飛。但是隨著后來恐龍骨骼的進一步發(fā)現(xiàn),人們從恐龍化石中看到了羽翼的形狀。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十大最強恐龍。
世界十大最強恐龍
1、南方巨獸龍
2、猶他盜龍
3、霸王龍
4、劍龍
5、棘龍
6、瑪君龍
7、甲龍
8、異特龍
9、梁龍
10、傷齒龍
第一個:南方巨獸龍
南方巨獸龍居于十大最強恐龍的榜首,是一種大型肉食性恐龍,頭部很大,下巴略呈方形,碩大的嘴巴里長了一口鋒利的牙齒。為了支撐龐大的體形,南方巨獸龍有一副強壯的骨骼,而他們的尾巴則又尖又細又長。牙齒是南方巨獸龍成為優(yōu)秀獵食者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南方巨獸龍的嘴中緊密地排列著很多牙齒,它們的牙齒長度可達20厘米,呈粗壯的匕首狀。古生物學(xué)家認為,這樣的牙齒結(jié)構(gòu)適合撕咬和咬碎骨骼。南方巨獸龍的前肢十分短小,后肢粗壯,以后足著地的方式行走或奔跑。南方巨獸龍的四肢上長有鋒利的指爪或趾爪,可用于攻擊獵物。
第二個:猶他盜龍
猶他盜龍的化石發(fā)現(xiàn)于美國西部的猶他州,猶他盜龍因此得名。猶他盜龍是馳龍科體形最大的成員。它們的大腦膨脹程度較大,這說明猶他盜龍的大腦結(jié)構(gòu)相對發(fā)達,智力可能高于多數(shù)恐龍。猶他盜龍后足內(nèi)側(cè)的第二趾上長有巨大的鉤爪,鉤爪較長且向下彎曲,形狀有些像鐮刀,與恐爪龍的趾爪十分類似,但猶他盜龍鐮刀狀的趾爪更長,長度可達28~40厘米。猶他盜龍在捕獵時,鐮刀狀的趾爪能夠刺進獵物的體內(nèi),給獵物造成致命的傷害。
第三個:霸王龍
霸王龍即雷克斯龍,生存于白堊紀末期的馬斯特里赫特期(MAA)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后的非鳥類的恐龍種類之一?;植加诒泵乐薜拿绹c加拿大,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tài)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第四個:劍龍
劍龍為一種巨大的草食性恐龍,是一種生存在侏羅紀晚期的食草性動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質(zhì)板,以及帶有四根尖刺的危險尾巴來防御掠食者的攻擊,大約7-9米長,2.35米至3.5米高,2至4噸重。它們居住在平原上,并以群體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梁龍)等食草動物一同生活。
第五個:棘龍
棘龍意思為「有棘的蜥蜴」,是一類大型獸腳類肉食龍,體長11到17米,臀高270至400厘米,體重4到14噸,生存于白堊紀的北非,約為114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分布區(qū)域包括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突尼斯,可能還有西撒哈拉、尼日爾和肯尼亞。截止21世紀發(fā)現(xiàn)的棘龍屬有兩個種,其中最著名的種是發(fā)現(xiàn)于埃及的埃及棘龍,而第二個種摩洛哥棘龍發(fā)現(xiàn)于摩洛哥。
第六個:瑪君龍
瑪君龍又譯瑪宗格龍,意為“馬達加斯加的蜥蜴”,是獸腳亞目阿貝力龍科的一屬,生存于白堊紀末的馬達加斯加,約7000萬年前到6800萬年前。目前僅有一個已確認種M. crenatissimus,瑪君龍大約7米長,1.2噸重?,斁堃欢缺徽J為是種厚頭龍下目恐龍,名為瑪君顱龍/瑪宗格厚頭龍,瑪君顱龍現(xiàn)被視為瑪君龍的次異名。
第七個:甲龍
甲龍意為「堅固的蜥蜴」,是甲龍科下的一屬,當(dāng)中只有一種,稱為大面甲龍。甲龍的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層被發(fā)現(xiàn),年代屬于白堊紀末期。雖然甲龍的骨骼沒有完整地被發(fā)現(xiàn),甲龍常常被認為是裝甲恐龍的原型。甲龍背后的硬甲實質(zhì)為硬化皮膚,具有較強防御能力,但較骨骼形成的龜殼相去甚遠,對咬合力十?dāng)?shù)公噸的暴龍而言作用有限。
第八個:異特龍
異特龍,又名躍龍或異龍,是蜥臀目獸腳亞目肉食龍下目恐龍的一屬。異特龍是種中型的二足、肉食性恐龍,身長8.5米,最大9.7米,體重1.5~3噸最重3.6噸。它們生存于晚侏羅紀,約1億5500萬年前到1億3500萬年前。自從在1877年被奧塞內(nèi)爾·查利斯·馬什命名以來,已有許多的可能種被歸類于異特龍屬,但只有少數(shù)被認為是有效種。異特龍非常聰明,會圍攻大型獵物,是一種龐大、兇猛的肉食性恐龍。
第九個:梁龍
梁龍,是梁龍科下的一屬恐龍,它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繆爾·溫德爾·威利斯頓所發(fā)現(xiàn)。梁龍生活于侏羅紀末的北美洲西部,時代可追溯至1億5000萬至1億4700萬年前。個體最長可超過30米,體重約10噸。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它們的脖子無法抬高,推測是用來擴大原地進食面積的。
第十個:傷齒龍
傷齒龍生存于晚白堊紀,約75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最初是因為它尖銳的牙齒而得名。剛開始人們首先認為它是一種蜥蜴,然后又把它當(dāng)作一種長相呆笨的恐龍,后來把它的骨骼組合起來之后,才發(fā)現(xiàn)以前的認識和理解幾乎全是錯誤的。就身體和大腦的比例來看,傷齒龍的大腦是恐龍中最大的,而且它的感覺器官非常發(fā)達,因而被認為是最聰明的恐龍。
看完以上這十大最強恐龍,哪一個是大家最害怕的呢?這些恐龍若直起身子甚至可以達到10層樓高,這樣看來,影視劇中的那些情節(jié)并不是虛構(gòu),是有現(xiàn)實基礎(chǔ)的。并且恐龍中也有非常聰明的恐龍,所以大家應(yīng)該慶幸沒有生活在恐龍的年代,否則有可能真的發(fā)生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情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