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紫砂壺名家排名前十 壺藝泰斗顧景舟帶出一批好徒弟(3)
培玉Sama
七、李昌鴻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1955年10月考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工藝班,與夫人沈遽華均為顧景舟在紫砂工藝廠的第一代入室弟子。1958年起任紫砂工藝廠技術輔導、車間主任、技術科長等職。1984年,由他設計、沈遽華制作的《九頭竹簡茶具》獲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金質(zhì)獎;1986年《丙寅大吉》組壺(合作)獲全國陶藝評比一等獎;2001年創(chuàng)作的《青玉四方》茶具獲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2002年新作《母與子》方壺獲首屆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華藝杯”銀獎,同年《一衡茶具》(九件)獲中國輕工聯(lián)合會第四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八、周桂珍
1958年進入紫砂工藝廠,在紫砂大師王寅春、顧景舟的帶領下,學習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和知識。周桂珍擅長光素器,她認為,一件好的東西,不用加任何修飾就能看出它的自然美,才算最高境界。她匠心獨運的手法和藝術處理,使其作品既形神兼?zhèn)?,又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超乎前人地達到了和諧統(tǒng)一。作品風格造型典雅、線條流暢、色澤甜美、儒雅大度而極富現(xiàn)代氣息。
九、顧紹培
1958年,顧紹培進入宜興紫砂廠,師從陳福淵,后得當代壺藝泰斗顧景舟長期指導。長期授教,在紫砂事業(yè)中耕耘了四十余載。深研諸名師技法,集各派之精華,融藝術個性于一體。曾多次赴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進行學術交流與技藝表演。曾獲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金獎、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金杯獎、首屆中國工藝美術華藝杯金獎。
十、鮑志強
1959年進廠從師談堯坤、范澤林學習陶刻,1962年又轉(zhuǎn)師老藝人吳云根門下學習制壺技藝。1965年得著名陶刻家任淦庭先生教澤,從事陶刻創(chuàng)作,1975年進修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藝術系,后致力于紫砂藝術的創(chuàng)作研究。善設計制陶,尤擅陶刻裝飾,對書法、繪畫、篆刻、紫砂史等方面均有獨到研究,作品集紫砂陶造型設計和制作,陶刻裝飾詩、書、畫于一體的表現(xiàn)形式,注重以文化主宰紫砂藝術的設計思路,形成了鮮明的個人藝術風格,在紫砂藝林中別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