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車手為什么喜歡用噴香檳來慶祝勝利?
慧研君
香檳(champagne)的英語發(fā)音和冠軍(champion)相近,所以西方人經(jīng)常借以慶祝勝利。賽車手贏得比賽后噴灑香檳,與觀眾熱情互動,成為F1頒獎臺上不可缺失的環(huán)節(jié)。
自從1950年,F(xiàn)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法國大獎賽選擇了法國蘭斯(Reims,法國香檳大區(qū)的首府)作為法國大獎賽的賽道。當時,奪冠的著名車手汝安·瑪紐·方吉奧(Juan-Manuel Fangio)收到了香檳大廠——酩悅香檳(Moet et Chandon)贈送的一瓶三升裝酩悅香檳。勝利就是要喝香檳慶祝的,蘭斯開了一個好頭,而自此之后命運就把F1和香檳緊緊聯(lián)系在了一起。
在1966年之前,奪冠的F1車手都是優(yōu)雅得用酒刀打開一瓶冷凍徹底的香檳,然后像紳士一樣捧杯慶祝獲勝。用現(xiàn)在的眼光看,毫無觀賞性。
然而,1966年著名車手約瑟夫·斯法赫(Joseph Siffert)開創(chuàng)了時代。在奪得勒芒24小時拉力賽之后,他第一次搖開了一瓶還溫著的香檳。伴隨著一聲悶響和大量泛著泡沫的白色酒液噴發(fā)到觀戰(zhàn)人群之中,人們發(fā)出瘋狂的尖叫。次年,美國車手丹·格尼(Dan Gurney)故技重施,引發(fā)了賽事頒獎典禮的一波更大的高潮!車手互相噴著香檳,分享自己的喜悅,而臺下的觀眾則張開大嘴,接受領獎臺上傳遞的激動。
同一個行為重復兩次就會成為習慣。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盡管酒評家嗤之以鼻,法國人很不待見,但是賽車的頒獎典禮已經(jīng)再也離不開香檳了!只要香檳被傳到車手手上,下面的觀眾就開始騷動起來了。一些觀眾、官員會向后退去,以免淋個落湯雞;另一些人則會向前擠,巴不得當頭澆到香檳,跟著一起爽!甚至還有人打開雨傘,擺出“遮雨”的POSE捧場,煞是有趣!
拜F1所賜,香檳銷售大漲,更有不少充滿娛樂精神的消費者買一瓶香檳只為體驗車手站在領獎臺上將酒噴出的樂趣……酩悅香檳廠商笑得合不攏嘴,直到2000年瑪姆香檳(Mumm Champagne)取代酩悅成為F1的官方指定香檳。
除此之外,香檳和F1還衍生出了接香檳的游戲。車手將香檳從領獎臺拋下,由他的團隊負責接住。如果成功接到香檳則預示著下一次比賽依然可以奪冠,討個口才。當然,幾乎沒有什么車隊會讓香檳瓶子在這個小游戲里被摔個粉碎。不過,看F1的老觀眾應該都記得2006年雷諾初戰(zhàn)就在這個游戲里摔碎過一瓶瑪姆香檳,雖然他們依然憑借阿隆索和費斯切拉的奮戰(zhàn)奪得年度第一。
可以說,憑借香檳,F(xiàn)1將一場可能是正式而單調(diào)的頒獎典禮變得生動活潑,充滿了熱情。我們也已經(jīng)無法想象沒有了香檳的F1將會變成什么樣子了。依然記得舒馬赫將整瓶香檳把別人澆成落湯雞;依然記得巴頓第一次登上領獎臺興奮地拿起香檳朝自己頭上猛灌,依然記得阿隆索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F1分站賽冠軍時閉上眼睛,向觀眾噴灑以示感謝,那一刻,他們都陶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