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飛燕比喻什么意思?
淑珍醬
馬踏飛燕為我國古代雕塑藝術史上神奇而稀有的瑰寶,現(xiàn)為中國旅游圖形標志,既體現(xiàn)了中國旅游文化的深厚底蘊,而且象征著中華民族的騰飛!馬踏在飛燕身上,有一種“天馬行空,無所羈縛”的感覺,充滿體現(xiàn)了自由與開放!
東漢銅奔馬,別稱馬超龍雀、馬踏飛燕、銅奔馬、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云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現(xiàn)藏于甘肅省博物館。
東漢銅奔馬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重7.15千克。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東漢銅奔馬在1983年10月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馬昂首嘶鳴,軀干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只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xiàn)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
馬是古代陸地上速度的象征,而燕子是天空中速度的象征。馬踏在飛燕身上,有一種“天馬行空,無所羈縛”的感覺,充滿體現(xiàn)了自由與開放!馬踏飛燕具有的蓬勃生命力和一往無前的氣勢,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