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故事主要講了什么?
美偲
退避三舍這個成語是由歷史事件衍生而來的,而這個故事就出自《左傳》,那么其中到底講述了一些什么內(nèi)容呢?馬上和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要回答
退避三舍講述了晉文公流離失所時的故事,在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這里指的是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回避,避免沖突。
詳細內(nèi)容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經(jīng)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shè)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dāng)上國君,該怎么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chǎn),晉國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
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dāng)政的話,我愿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fā)生戰(zhàn)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zhàn)?!?/p>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dāng)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zhàn)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xiàn)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后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后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于是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zhàn)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