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之首是什么?
健柏
泰山
中國五岳,分別是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其中五岳之首為泰山。
“五岳”是中國五座名山的總稱,它們分別是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為什么泰山成為赫赫于古今的“五岳之長”、“五岳獨宗呢?
這得從泰山的地理環(huán)境、原始宗教、精神內(nèi)涵和政治意義談起。
泰山崛起于華北大平原東側(cè)的齊魯古國,東臨煙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南有汶 泗 淮之水??v覽東部沿海廣大區(qū)域的地理形勢,泰山踞高臨下,與平原、丘陵相對高差1300米,形成強烈的對比,因而在視覺上顯得格外高大,成為萬里原野上的“東天一柱”,具有 “一覽眾山小”的高曠氣勢。
泰山山脈綿亙100余公里,盤臥426平方公里,其基礎(chǔ)寬大產(chǎn)生安穩(wěn)感,形體龐大而集中則產(chǎn)生厚重感,大有“鎮(zhèn)坤維而不搖”之威儀。所謂“穩(wěn)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們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中有岱岳”即說明泰山居中,為天下的中心。
這里氣候溫潤,土地肥沃,成為古人類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帶及古代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幾千年以來,這里一直是東方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
夏初禹分九州,其中冀 豫 青 兗 徐五州均在此,戰(zhàn)國七雄時,這里有六國之都。泰山成了東方文明的代表,偉大莊重的象征。《新唐書·韓愈傳》贊:“其愈沒,其言大行,學(xué)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從此便把偉人或在某方面有聲望的人比喻為“泰山北斗”。
六朝任方《述異記》載,民間傳說盤古氏死后頭為東岳,腹為中岳,左臂為南岳,右臂為北岳,足為西岳。盤古尸體的頭向著東方,而且化為東岳,泰山就成了當(dāng)然的五岳之首了,反映了泰山獨尊五岳的歷史文化背景。
自古至今還有些荒誕的習(xí)俗,不少農(nóng)婦登泰山至岱頂后,將石子壓在樹杈上,借“壓子”之名蓄意壓住子孫之“魂”可長命百歲。有的鑿塊小石塊帶回家,搗成碎粉,當(dāng)藥引子,以鎮(zhèn)邪化病。
魏曹植遭受兄曹丕妒嫉而抑郁不得志時,曾把精神寄托于泰山神靈,因此得《飛龍篇》:“晨游泰山,云霧窈窕,忽逢二童,顏色鮮好。乘彼白鹿,手翳芝草。我知真人,長跪問道。丁登玉堂 金樓復(fù)道。授我仙藥,神皇所造 。教我服食,還精補腦。壽同金石,永世難老。”
舊時泰山周圍城鄉(xiāng)街口、村頭要沖處或屋墻上常立碑碣,嵌方磚,上刻“泰山石敢當(dāng)”鎮(zhèn)妖避邪?!赌f漫錄》記載,此俗自唐代即有。
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國家統(tǒng)一,權(quán)力的象征。因為泰山代表著天,為答謝天帝的“授命”之恩,號為天子的古帝王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泰山也因此成為中國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
據(jù)傳凡是易姓而起或功高德顯的帝王,必然會被天神賜予吉祥的“符瑞”,他便有資格到泰山報告成功,答謝“受命于天”之恩,這就是歷代帝王狂熱追求的“封禪大典”。
此后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12位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禪致祭,刻石紀功。
歷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無以復(fù)加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