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針為什么不指南?
悄然結(jié)束
司南是最早的磁性指向器,指南針的前身就是司南,“指南”一詞來源于“司南”。因我國古代“南”為“陽”,“北”為“陰”,人們“以陽為尊”, 知道“北”就能找到“南”,所以根據(jù)習慣稱為指南。
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用過指南針的朋友都知道,現(xiàn)在的指南針指針被涂成了一頭紅色,一頭藍色。一般我們看的是紅色的箭頭,但是紅色的箭頭指的可不是南方,而是地球的北方。
這就很有趣了,為什么明明叫指南針,指的卻是北方?
我國古代人一般是通過看北極星來分辨方向的,但是,為了應(yīng)對沒有星星的夜晚,才發(fā)明了指南針。指南針的前身是司南,司南的形狀像個大勺子,這就是根據(jù)北斗七星做的,因為找到北斗七星就能找到北極星。司南的勺柄確實是指向南方的,所以后來發(fā)明的指南針,由于用途功能與司南一樣,就也順著司南叫“指南針”了,因為知道“北”就能找到“南”,古人也就懶得改了。
其次,在我國古代“南”為“陽”,“北”為“陰”,人們“以陽為尊”,比如居住房屋的建造大都是門窗朝南,包括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是背北向南而坐,算是圖個吉利。
所以,最后,指南針雖然指針指向北,卻也一直叫做指南針。這也不奇怪,比如哥倫布非說自己當初到達的是印度,并且強行把島上的人成為“印第安人”,實際上那里跟印度沒有一毛錢的關(guān)系,那里是屬于美洲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