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尚為什么不能吃肉?
憶楓郎
和尚不能吃肉,源于南朝梁武帝蕭衍的規(guī)定。梁武帝蕭衍篤信佛教,他讀到《大般涅經(jīng)》中的“戒殺生”后,決定不殺生、不吃肉,并下旨規(guī)定所有的和尚都不能吃肉,一律吃素。自此,和尚不能吃肉被明確規(guī)定下來。
佛教是泰國的國教,泰國和尚卻可以隨意吃肉。日本佛教是由我們中國傳入的,日本的和尚也是可以隨意吃肉。那為什么我們中國的和尚不能吃肉呢?
中國禁止和尚吃肉大約是公元6世紀,歷史上第一次明確規(guī)定和尚不能吃肉的是一位皇帝,南朝梁武帝蕭衍。
其實在南北朝時期以前,和尚是可以吃肉的。古時候的佛教并不禁止和尚吃肉,只是禁止和尚吃五辛。所謂“五辛”,就是大蒜、蔥、慈蔥、蘭蔥、興渠五種氣味很大很怪異的食物。
蕭衍晚年非常信奉佛教,潛心研究佛教理論,他從《大般涅經(jīng)》中讀到:“戒殺生”,怎么才能“戒殺生”呢?那就只有從源頭做起了,于是就規(guī)定所有僧人都不能吃肉,只能吃素。
不僅如此,他還規(guī)定祭祀不能用牛羊等牲畜,只能用蔬菜,后遭到大臣們的反對,才改為可以用面來捏成牛羊的形狀來代替。當然,他本人是不吃肉,不近女色的,也正是他這種表率作用,出家人不能吃肉的規(guī)定才能迅速的執(zhí)行下去。
誰能想得到,就是因為一個人的愛好習慣,就能夠強行改變一個宗教的習俗,和尚不能吃肉了,“葷”字也徹底的變成了雞鴨魚肉等肉食的代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