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赤佬是哪里方言
苒苒郎
在影視劇中常常看到某個主角被人稱為是小赤佬,究竟這個小赤佬是什么意思呢?又是我國哪個地區(qū)的方言呢?下面讓我們共同去了解吧。
簡要回答
小赤佬是屬于吳語詞匯,是上海方言,這是一個罵人和詛咒人的稱呼,是對被稱呼人的一種蔑視。
詳細內(nèi)容
赤佬,赤身裸體死去卻沒有下葬的尸體,故小赤佬有小鬼的意思,用于貶損他人時,是小樣、小兔崽子的意思;但作為對晚輩的愛稱時,是小子的意思。
“小赤佬”,即小“赤佬”,“赤佬”一詞在吳語中是“鬼”的意思,“小赤佬”的意思和“小鬼”相似。
說法一(獲得認同度較高)
“赤”在漢語中有“一無所有”和“裸露”的意思 [2],“佬”在漢語中的意思是“成年人”(含輕視意);
故“赤佬”意即“一無所有、衣不蔽體的人”,也就是“窮人”、“窮鬼”的意思(尤指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說法二(獲得認同度較高)
舊時窮人死后,家人買不起棺材,往往是赤身用草席卷了,草草埋了了事。
大雨后,暴尸于野也是常見,在野地里走的人遇到這個尸體,就是“赤佬”。
說法三
“赤佬”這個詞,其實來源于我國古代的一種“黥面”制度。封建統(tǒng)治者為防止囚犯和軍中士卒逃跑,
在他們的臉上刺成記號或文字,并涂上朱砂。于是,當時對囚犯和士卒便侮辱性地稱為“赤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