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處口讀什么的?
醉枕江山
guǐ
日處口是晷。晷拼音:[guǐ]
【晷】基本釋義
1.日影。比喻時間:日無暇~(整天沒有空閑的時間)。
2.日晷。
日晷是什么?
日晷,本義是指太陽的影子?,F(xiàn)代的“日晷”指的是人類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又稱“日規(guī)”。
日晷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
晷面兩面都有刻度,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每個時辰又等分為“時初”、“時正”,這正是一日24小時。 絕大部分的日晷顯示的都是視太陽時,有些在設(shè)計上作了變更,可以顯示標準時或是日光節(jié)約時間。
人類使用日晷的歷史非常遙遠,古巴比倫在遠古時期的6000年前就開始使用了,中國是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
日晷不但能顯示一天之內(nèi)的時刻,還能顯示節(jié)氣和月份。當然它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笨重而且看不到陽光的時候不能用,比如陰天和晚上。
這項發(fā)明被人類所用達幾千年之久,直至1270年在意大利和德國才現(xiàn)早期的機械鐘,而中國則在1601年明代萬歷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國的自鳴鐘,清代時雖有很多進口和自制的鐘表,但都為王宮貴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還是看天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