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者為什么不怕被毒蛇咬傷?
紅衣一襲
根據科學家研究,毒蛇排放過一次毒液后,毒腺要隔上一段較長時間才進行再分泌并積累毒液,所以捉來毒蛇先讓它咬其他東西,使毒液排盡,也就沒有危險了。毒蛇只在極度饑餓或被踩痛時才咬人。喂飽它,不去踩痛它,就不會咬人;即使被咬著,毒液也不致太多,毒性不大。
很多人怕蛇,因為毒蛇咬了人會致人于死命。
然而,印度街頭卻常有一些賣藝者,把毒蛇纏在自己的身上或頭頸等處,或用手從竹簍里抓出一條眼鏡蛇放在地上,一面吹笛,一面讓蛇膨頸吐舌呼呼作聲或翩翩起舞,以招攬觀眾。這些賣藝者為什么不怕被毒蛇咬傷呢?
大多數毒蛇不同于無毒蛇,它們上頜有一對較大而先端鉤曲的毒牙(叫做溝牙或管牙),口腔近上頜的兩側各有一個毒腺,腺管一直通到毒牙的基部。毒蛇咬人時,毒腺周圍的肌肉收縮,壓迫著毒腺,毒腺分泌的毒液便從腺管運送到毒牙的溝(溝牙)或管內(管牙),再經毒牙先端的溝孔或管孔流進人體的肌肉或血管,毒液很快隨血液循環(huán)流到全身,引起血液或神經中毒。既然毒蛇的毒液是由毒牙注入人體內的,把毒牙拔掉了,即使被毒蛇咬傷,不是就沒有中毒危險了嗎?有些玩蛇者深知其中奧秘,事先已把毒牙拔掉了。
再說,毒蛇分泌毒液也有一定的規(guī)律。根據科學家研究,毒腺分泌毒液的數量、所含毒素的濃度,往往隨季節(jié)而有變化。冬眠醒來的毒蛇,毒腺分泌的毒液較濃,含毒素較多,毒性就要大些。其他季節(jié),毒蛇分泌的毒液比較稀薄,毒性就差。毒蛇排放過一次毒液后,毒腺要隔上一段較長時間才進行再分泌并積累毒液,所以連續(xù)咬人,毒液量少,毒性也小。捉來毒蛇先讓它咬其他動物或柔軟的東西,使毒液排盡,短期內雖被它咬傷,也就沒有危險了。
毒蛇還有一個習性,它只在極度饑餓或被踩痛時才咬人。喂飽它,不去踩痛它,就不會咬人;即使被咬著,毒液也不致太多,毒性不大。至于菜市場上賣蛇人手中擺弄的蛇,都是無毒蛇,所以不怕咬傷。
賣藝者或玩蛇者了解和掌握了這些規(guī)律,將采集到的毒蛇經過處理,就可在觀眾面前隨心所欲地擺弄或進行“驚險”的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