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上一句是什么?春宵一刻值千金的下一句是什么?
牙沒力
有很多我們熟悉的古詩詞和俗語,但是很多人卻只知道其中的一句,并不知道它的上半句或者下半句,完整的一個句子說的是什么,這就有些容易造成“斷章取義”,然而現(xiàn)在的很多句子或者詞語,早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變成了另外一個意思。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兩句所有人都會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和“春宵一刻值千金”,它們完整的一個句子到底說的是什么。
第一個,“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癡?!边@首詩是清朝時期黃增的《集杭州俗語詩》,但其實也并不是黃增的原創(chuàng),早在宋朝時期,“情人眼里出西施”這句話就已經(jīng)成了民間的一句諺語,文人之間更是流傳甚廣,這看似很簡單的幾個字,組合在一起卻成了一個事實,哪怕你再不好看,在喜歡你的人眼里,那都是美麗的。
西施作為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那容顏自然也是無人可比,吳王夫差因為她而荒廢國政,導致吳國最終的滅亡,雖然這樣的說法流傳的很廣泛,但是卻有些不尊重事實,當時并不是只有西施一個人前往吳國,只不過另外一位比西施更美的女子不受吳王的歡迎,這才終于成就了西施。但是將西施作為美人的代表,倒也無可厚非。而在情人眼中,自己愛的人就是西施,是最美的,也是一種心理反應。
至于第二句,“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边@首詩的作者大家就很熟悉了,著名的美食家蘇軾蘇東坡。而這首詩的原意,可不像我們現(xiàn)在理解的這樣帶有一些少兒不宜的色彩。我們知道,因為冬至過后北半球晝長越來越長,相應的夜長就會變短,那么在“春宵”的時候,因為短暫而顯得珍貴的“春宵一刻”,自然也就“值千金”了。
古代一天十二個時辰又分為一百刻,那么這一刻自然就是價值千兩黃金,面對百花盛開的春日夜晚,這樣美好的景色怎么忍心讓它就這樣流逝?可是就算是拿出千兩黃金來,也是換不回來的,時間過去了,就再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