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墳前長了一棵樹 為何慈禧嚇的親自要拿起斧頭對著樹砍三下?
煖匛孒會唥
都說清朝有個敗家娘們叫慈禧,刁鉆跋扈,性格怪異,而且對自己的生活非常的奢侈。據(jù)說連馬桶都是檀木做成雕花的樣子,從來都是由太監(jiān)或是下人進行服侍的,從來不會親自動手做些什么事情。但是在一次祭祖的活動中,慈禧發(fā)現(xiàn)一位王爺?shù)膲炃伴L了一棵樹,嚇得直接要下人給她一把斧子,親自上前對著數(shù)砍了三下,那么這是為什么呢?
據(jù)說,康熙第一次廢太子時,百官多以為八阿哥胤禩要當太子了,有相面者傳言,八王立于白花下,“王上加白”當做“皇”帝。當時胤禩只是貝勒,雍正即位后才晉封廉親王,“王上加白”云云,都是好事者附會耳......
可以說,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后一個頂峰盛世。但是,盛極必衰,整個朝廷在乾隆過世之后,似乎不可逆轉(zhuǎn)地走向了衰敗。晚清時期,內(nèi)憂外患,外有列強對中華大地虎視眈眈,內(nèi)有佞臣昏君漠視朝政只圖享受。
晚清有一個女人幾乎統(tǒng)治了大清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唐有武則天登基稱帝,清有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但是,比起武則天的果斷殺伐和心系民生,慈禧對權(quán)力的欲望只是建立在貪圖享樂之上。
她出生于滿清八大姓氏之一的葉赫那拉家族,十七歲通過選秀入宮嫁給了咸豐帝,賜號蘭貴人。十九歲被封為懿嬪,二十一歲生下了咸豐帝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兒子——載淳,次年被封為貴妃。
早在咸豐帝統(tǒng)治時期,因為,皇帝體弱多病加上北有列強侵略,南有太平天國起義運動,更加讓他心力交瘁。慈禧善于書法,于是,皇帝常常口授并讓其代筆批閱奏折。不但如此,還時常讓她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八六一年咸豐帝在熱河病逝,載淳繼位,慈禧成為太后。此時的太后對權(quán)利欲望的渴望已經(jīng)十分強烈,她十分不滿咸豐臨終前任命的八大臣,于是,聯(lián)合中宮慈安太后和咸豐的弟弟恭親王發(fā)動政變奪取政權(quán)。
從此,大清朝變?yōu)榱藘蓪m太后垂簾聽政,恭親王議政的格局,清朝政府此時也進入短暫的平靜期,甚至,工商業(yè)還有了初步發(fā)展。一八七五年,同治帝病逝,由于,同治帝與皇后不和,膝下無子,咸豐一系遂絕,慈禧不得已立侄子載湉為帝,改年號光緒。
兩宮太后再度垂簾聽政,一八八一年,慈安太后暴斃,民間野史認為是被慈禧太后所害。慈禧近幾年的欲望不斷膨脹,在慈安死后更是達到了頂峰,之后,她罷免了以恭親王為首的全部軍機處大臣,開始一人獨大。
載湉是醇親王奕譞的兒子,奕譞娶了慈禧的胞妹,正是因為這親上加親的關系,才讓慈禧選擇了讓光緒稱帝。慈禧曾經(jīng)為了讓恭親王失勢利用過奕譞,所以,她和奕譞之間的齷齪之事也越來越多,還影響到了她和載湉的關系。
光緒登基后,一直沒有實權(quán),直到一八八九年光緒大婚,迫于壓力慈禧放權(quán)給光緒。但是,名義上是皇帝親政,實際上,還是慈禧在朝堂之上翻云覆雨。甲午戰(zhàn)爭失敗后,為了救亡圖存,民間自發(fā)舉行變法,光緒帝表示支持。
但是,慈禧擔心強國之后的光緒會借變法擺脫自己的控制,于是,想方設法阻止變法,把軍權(quán)和人權(quán)都死死把握在自己手中??梢哉f,從頭到尾,光緒只是一個慈禧手中的傀儡皇帝。作為皇帝的生父,奕譞和慈禧太后的關系也十分微妙。
一八八二年,朝鮮曾經(jīng)發(fā)生過軍變,清廷出兵相助之后,將發(fā)動政變的朝鮮王生父帶回保定關押。據(jù)說,借著此事慈禧曾經(jīng)發(fā)表過者桑罵槐的言論:“讓那些親兒子當了皇帝的人瞧瞧,有太大野心是個什么下場?!?/p>
一八九零年,醇親王去世,被安葬在北京西郊的七王墳,位于北京西郊北安河西北10余里的妙高峰古香道旁。緊挨著他的墳墓旁邊長出了一顆高大的銀杏樹。據(jù)說,這棵樹長得非常迅速,不多年就高十余丈,樹蔭方圓幾畝,就想是一個大傘一樣庇佑著醇親王的墳墓。
七王墳址早在唐代就是佛家圣地,“西山八院”之一的香水院,就指這里。醇親王生前在蔚秀園養(yǎng)病,到西山響堂閑逛,看中了此地,慈禧和光緒賜銀五萬兩買山建墳。七王墳于同治七年開始籌建,光緒二十六年竣工。
當時,有個內(nèi)務大臣名叫英年,他早年精通風水,銀杏樹在當時又叫做白果樹,由于,他急于升官,就動了邪念。他抓著這棵樹向慈禧獻媚,在覲見慈禧時候,他說:
“醇親王墳墓上有白果樹一顆,高大無比,如同翠傘罩于墓地。按照風水之說,這種大樹只有帝王的寢陵才可以有,而且,白果樹的‘白’字加上醇親王的‘王’字,兩字相加,分明就是‘皇’字,這對皇室是十分不利的?!?/p>
本來就是強詞奪理的說法,可是,慈禧不但相信了,還打算命人砍掉那棵樹,并且,特別關照大臣不必告訴光緒。內(nèi)務府的人一聽這個命令都不敢動手,因為,畢竟事情涉及皇帝的生父,甚至,還有人悄悄跑去光緒帝那里告密。
光緒帝一聽就火了,當即斥責道:“誰要是敢砍那棵樹,就必須從我的腦袋上跨過去?!碧蠛突实劬瓦@樣僵持了一月有余。有一天早上,皇帝正在用膳之時,有人匆忙前來稟報,說:“太后黎明時分帶著人前往醇親王墓地了?!?/p>
光緒一聽,頓時覺得大事不好,他匆忙帶人尾隨而去,試圖阻止。但是,車輿行至紅山口時,皇帝突然嚎啕大哭了起來。原來,平常走到紅山口時就可以看見那顆銀杏樹,但是,今天走到這,卻看不到了,此時,他就明白自己來晚了一步。
光緒趕到墓地時,樹身早已被砍斷,宮人們還在砍伐樹根。不僅如此,還在白果樹樹根周圍挖了一個大坑,里面灑滿了石灰,以防白果樹重新生根發(fā)芽。大臣們告訴皇帝:“太后老佛爺親自拿著斧子砍了三下,剩下的人這下不敢違抗太后的命令,只好伐樹?!?/p>
事已至此,無奈之下,光緒帝流著淚圍著父親的墓地走了三圈,頓足拭淚離去。其實,奕譞已過世,他的兒子已經(jīng)是皇帝,慈禧硬要下此毒手,除了是“爭大理”,還存有了和光緒一較高下的心思,實在無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