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如果有世界地圖會怎么樣?他能征服世界嗎?
花蝴蝶
秦始皇在我國古代的歷史上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了,秦朝之前數百年的戰(zhàn)國亂世因為他而終結,自此秦始皇也成了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完成了秦國一統(tǒng)天下的大業(yè)。不過我們知道,這里所說的一統(tǒng)天下,在當時的地圖上也就是原本周朝的那些地盤,放到現在的中國來說還是小了不少的,更不用說放在世界的面積上來說了。那如果說當時秦始皇就得到了一張世界地圖的話,他會怎么樣呢?以他的野心,他會想要去征服整個世界嗎?
1、秦國是否有能力統(tǒng)一世界
西周衰敗之后,中國大地四分五裂,出現了許多諸侯國。戰(zhàn)國時期,大致分裂為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國家,因為利益的沖突,戰(zhàn)爭不斷。其中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后,國力最為強盛,又經歷了幾位賢君的鋪墊,使得秦國在公元前221年,陸續(xù)滅掉其他六國,結束了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王嬴政自稱"始皇帝",后人稱為秦始皇。
秦始皇統(tǒng)一時期,有百萬大軍,實力最為鼎盛。我們姑且不考慮之后沒多久被項羽劉邦推翻導致迅速衰敗,也不考慮喜馬拉雅山脈和西北一望無際的戈壁沙漠,我們假設秦國巔峰時期,假如秦始皇擁有一張世界地圖,會怎么樣?有沒有實力統(tǒng)一世界?當時世界上還有馬其頓王國和羅馬王國比較強盛,秦軍能否一戰(zhàn)?讓我們來具體分析。
一、秦國制度。先進的政治制度能夠改變一個國家的根本,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國最開始只是一個小國,差點被魏國滅掉。自秦孝公繼位之后,重用衛(wèi)鞅,才有了著名的商鞅變法,從根本上治理了秦國的病根并且使秦國擁有了一套完善的政治體制,把秦國從一個弱國直接變成了一個強國。盡管商鞅變法放到現在的時代,各種政治制度過于苛刻,已經無法和現代制度比擬,但是在當初的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最為先進的法律制度。而且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之后,結束分封制,建立了第一個封建主義國家,那個時候全世界都是奴隸制,這就像日不落帝國的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碾壓世界上的封建主義國家一個道理。
二、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商鞅變法之后,秦軍軍紀嚴明,賞罰分明,戰(zhàn)場上殺死一個敵人或者俘虜一個敵人,就會得到豐厚的報酬甚至加官封爵,這也是為什么秦軍能令其他六國聞風喪膽的原因,秦趙長平之戰(zhàn),白起之所以能俘虜趙國四十萬大軍,正是因為秦軍勇猛和秦軍的武器,當時秦國的冶煉技術是世界前列,造出的兵器可以削鐵如泥,除了刀劍,甚至發(fā)展了很多其他先進的武器,比如戰(zhàn)車和弩,巨大的弩殺傷力強,用腳力拉動弓弩,射程更遠。就像電影《英雄》里面的臺詞:秦王每到一處,必例行放箭,威震四方。
三、百家爭鳴。春秋戰(zhàn)國時期,因為各國為了生存和互相競爭,所以各國的君王為了強國都十分注重人才,這也就造成當時出現了許多謀士、軍事家、外交家、醫(yī)學家等等,比如文明中外乃至幾千年后都被現代軍隊必學的《孫子兵法》,鬼谷子、孫臏、龐涓、衛(wèi)鞅、張儀、蘇秦、扁鵲、屈原、廉頗、白起等等。正因為有眾多人才,所以在戰(zhàn)爭時期,各國的軍隊戰(zhàn)術十分成熟,秦軍更是有勇有謀。
亞歷山大的馬其頓軍和羅馬帝國軍隊,乃至波斯軍隊,首先他們都只是奴隸制國家,而且軍隊數量都只是幾萬或者十幾萬人。而戰(zhàn)國時期,大國之間動不動就是幾十萬大軍的大戰(zhàn),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秦軍更是有上百萬人,再加上秦軍有更先進的軍隊制度、武器和戰(zhàn)術,就算是馬其頓+羅馬+波斯軍隊也難以戰(zhàn)勝秦軍,所以說拋開地理環(huán)境和落后的生產力等因素之外,秦軍是有實力統(tǒng)一世界的。
我們不得不為我們國家的古代人而驕傲,他們的智慧值得我們學習,在如今的和平時代,中國同樣需要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強大的國防軍事力量才可以保衛(wèi)人民,才能讓中國重新崛起成為世界第一。
2、秦始皇會想征服世界嗎
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漢族古稱)在中國西北建立的一個諸侯國,秦人是華夏族西遷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商朝鎮(zhèn)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后因嬴姓部族卷入了武庚挑唆的叛亂而遭到西周統(tǒng)治者的懲罰,被迫西遷,嬴姓部族因此淪為奴隸。周孝王時,秦先祖秦非子因養(yǎng)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秦人此后世代為周王室養(yǎng)馬并在戌邊對抗西戎。周夷王以后,周王室越來越衰敗,不得不依靠秦人來穩(wěn)定西部疆域的和平。
在古代,就算擁有一張世界地圖,最多能讓人明白這個世界有多大,并不能促進當權者的統(tǒng)治擴張。因為在過去交通運輸方面是最大的問題,為什么歷史上各個時代對匈奴的入侵總是沒有什么辦法,就是因為鞭長莫及帶兵打仗講究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你想遠征軍浩浩蕩蕩幾十萬,那糧草籌備和運輸是多么大的難題!就更別提征服世界了。雖然歷史上蒙古大汗忽必烈,曾經打到歐亞大陸,可那屬于侵略,不是統(tǒng)治。打下一座城市,只是帶走財物,并沒有占領。因為,想要統(tǒng)治一個國家還需要大量的投入人力財力。來治理好他。
最后一點,就是人心,大家都是一樣的人,誰都不喜歡在戰(zhàn)爭的陰影下生活,大家都是熱愛生命的普通人,雖然這個世界有很多的不平等,但是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長時間的戰(zhàn)爭一定會導致人心的潰散。因為大家參軍的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安定的生活,但是現在確是和自己的愿望完全的相反,那么即使是秦始皇這樣的霸主,這一點也是很難長時間的控制的。除非是把人變成《機械之血》中的機器人一樣。
肯定不能,當時的科技水平很多地方都去不了,何談統(tǒng)一世界,就是現在也沒人可以做到,也許未來有可能,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思想認識達到一定高度或者受外來因素影響,才能達到統(tǒng)一。能統(tǒng)一中國,主要是秦朝前面歷代君王攢下的底子,國力擺在那里,正好遇到明君和賢臣良將,天時地利人和,才能統(tǒng)一中國。
3、秦始皇得到世界地圖的可能性
可能一:被斬
在古代都是流行天圓地方的學說的,知道后來英國使臣給乾隆皇帝獻上了世界地圖,這才讓中國人了解到整個世界的概況,大概率的話會被直接斬了,古代皇帝都是相當多疑,并且不管信不信這個秘密在謀劃出來之前就不會讓太多的人知道,所以十有八九是會被直接斬了,如果是真的話將會給大秦帶來巨大的震動,這是所有君主都不想看到的。
可能二:揮師進軍
對于大秦來說周圍已經沒有什么地方是有油水的了,除了匈奴地區(qū)的草原以及戰(zhàn)馬,所以秦始皇是一定不會放過匈奴的,在擊敗匈奴之后很有可能會培養(yǎng)大量的戰(zhàn)馬,繼續(xù)向西進攻,這樣一來就很容易與亞歷山大帝國遭遇了,那個時候雙方將會一決雌雄,隨之而來的秦始皇將會大力開展殖民地,也許將會提前實現“地球村”了,以秦軍的能力想要征服異族那簡直是太簡單了,秦始皇的制度以及軍隊的晉升制度橫掃亞洲是沒有問題的。
可能三:燒毀
當時大秦實力空前強大,但是內部并不穩(wěn)定,尤其是修建長城以及皇陵地宮消耗了全國之力,還有就是六國的殘余貴族勢力一直蠢蠢欲動,如果始皇再次進軍的話,很有可能導致帝國再次土崩瓦解,所以穩(wěn)妥起見,很有可能燒毀地圖,一心穩(wěn)定國內情況。秦始皇雄才大略,但是這并不代表他目中無人,為了江山的穩(wěn)固以及子孫后代的千秋江山,還是不要染指那些東西的好。
可能四:胡人遭殃
秦朝的疆域并不大,與漢朝相比差了不是一點半點,以秦始皇的性格,一定不會放過周圍的胡人的,而且估計那個時候高麗(朝鮮韓國)將會首當其沖的被始皇做掉,在進行整頓之后周邊的胡人將會一個不落的被收拾干凈,這也是非常符合秦始皇的作風的,畢竟有人占卜出“亡秦者胡”,為那些胡人默哀一秒鐘。
還有一種希望就是大力支持徐福東渡,因為在海洋中確實有很多的島嶼,誰也說不準哪個地方將會是傳說中的“蓬萊仙島”,只要秦始皇不死那么這個江山還會是穩(wěn)如鐵通,不管怎么說秦始皇得到世界地圖的話,對于周邊的“鄰居”來說都不會是一個好消息,說不準以后將會出現“全世界講漢語”的情況,也許我們也不會那么晚的吃上馬鈴薯與辣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