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很多垂簾聽政的女性 為何只有武則天成為了女皇帝?
花園寶寶
說起武則天,大家肯定都不會陌生,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正統(tǒng)女皇帝,可謂是青史留名。但是細觀中國的歷史你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朝代的皇后或者太后都很有權力,甚至凌駕于皇帝之上,“垂簾聽政”的事情屢見不鮮,如呂雉、慈禧等人當時都是手握實權,皇帝只是一個傀儡而已。但是為什么中國歷史上只有武則天成為了女皇帝呢?
武則天成為唯一女皇帝的原因我想歸于三點。第一點是武則天屬于實力登基,她的理國能力都要比呂雉和慈禧強很多。第二點是武則天所處時期開明,無內憂外患。第三點是在武則天愿意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吃苦,拉攏人心。接下來咱們就這三點一一分析。
一:治國能力強
咱們先把武則天和呂雉以及慈禧做一個治國能力上的比較。武則天在當上女皇帝之前就對治國理政的方略有了很多的涉獵,在武則天的丈夫唐高宗在位期間,武則天就和高宗一起治理國家,百姓也都知道皇帝皇后一同理國。高宗去世以后,武則天繼續(xù)幫助兒子,在武則天協(xié)助下,國家富裕而且人民安樂。
武則天雄厚的治國實力為她的正式登基成為一代女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事實證明武則天治國能力確實很強,她鼓勵農桑,積極發(fā)展經濟,求賢若渴,重用人才,廣開言路。武則天上承貞觀,下啟開元,繼承了貞觀之治,開創(chuàng)了唐朝盛世,史稱“貞觀遺風”。不得不說武則天的確讓人佩服,巾幗不讓須眉。
那呂雉和慈禧的治國能力怎樣呢?首先看呂雉,呂雉在當皇后的時候對政治并無任何了解。她的目的不是自己當皇上,而是千方百計想要讓自己的兒子當皇上。也正是因為這樣,呂雉每天想的是怎么把自己在后宮的地位穩(wěn)住,在后宮里勾心斗角,把其他寵妃的地位推翻,保住兒子的太子之位。就格局來看,呂雉是遠遠比不上武則天的。慈禧也只是偶爾幫助皇上出出主意,肚子里并沒有多少治國干貨。
二:唐朝開明,無內憂外患
如果說唐朝是我國古代歷史第二開明的時期,那么沒有哪個朝代敢稱第一!咱們舉幾個例子來看,首先在唐朝女性和男性的地位并沒有什么尊卑之別,女性不需要投男性所好而裹足,而且那時候的女性可以隨意拋頭露面。唐朝女性可以學習知識,可以拋頭露面,大家知道著名的“巾幗宰相”上官婉兒就是武則天時期的女性朝官,可以說女性當朝在其他朝代可以說并不常見。
由此可見唐朝是十分開明的,所以武則天可以登基成為皇帝,而且沒有人因為性別而反對,開明時期確實對武則天成為皇帝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這么看來,西漢時期的呂雉和清朝時期的慈禧所處的朝代都是十分封建的,她們當皇帝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說唐朝良好的狀態(tài):無內憂外患,國泰民安。這時武則天登基當皇帝不會引起國家混亂,反而大部分人認為武則天有治理好國家的能力,積極擁護武則天。
呂雉處于西漢初期,那時外有匈奴擾亂,內有劉邦一家人的諸侯虎視眈眈。假如呂雉上臺,那么絕對會有人出來搗亂,必定引起國家混亂。慈禧時期更是如此,看似國家統(tǒng)一其實早已四分五裂,皇帝是個傀儡皇帝,百姓不得安生,外部有帝國主義的壓制。所以盡管掌控了國家大權,慈禧也只能垂簾聽政,不能明目張膽地當上皇帝。
三:人心所向
武則天為了拉攏人心做了不少提高威望和聲譽的事情。比如說武則天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比較節(jié)儉,而慈禧竟然在國庫空虛的時候還動用軍資建頤和園,就節(jié)儉這點是慈禧永遠比不上武則天的。武則天可以為了拉攏人心多次到進行親蠶儀式(親蠶儀式是皇后親自養(yǎng)蠶作為婦女的表率,需要皇后每天早早起來,而且要吃好幾天素,沒有幾個皇后可以做到)。武則天當皇后時期,幾乎天下人都知道這位親民清廉、母儀天下的“國母”。前面提到武則天和唐高宗一起治理國家也是一段家喻戶曉的佳話,所以后來武則天稱帝才有很多人積極擁護。
以上幾點就是武則天是唯一女皇帝的原因,武則天是一個有能力、有見識、大格局的一代女皇,她在位期間國家安定,百姓安居樂業(yè),這是許多皇帝都做不到的,女皇武則天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