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齊文是誰?李鴻章為何要將白齊文給淹死?
一點點的藍
1843年,一位年僅20歲的年輕人由于自己父親寫信的召喚,從安徽鄉(xiāng)下的老家前往了當時大清國的都城北平。在一路上,盡管舟車勞頓極其辛苦,但是在他的心中卻充滿著激昂熱血。一路上的山河猶如畫卷在他眼前緩緩打開,生命中的過往、現(xiàn)在、未來在他腦海中交織成畫,讓他提筆寫下了一組詩:《入都》。
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做李鴻章,《入都》中最為有名的詩是“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于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八千里外欲封侯”,這是一個年輕人對于自己未來的美好暢想,而且從這份暢想來看,這還是一個非常驕傲的年輕人,盡管他也曾“白下沉酣三度夢,青衫淪落十年人”。
出生于1823年的李鴻章,從小就有著神童的名聲,他在17歲的時候考中秀才,20歲的時候立下志向要讓自己成為王侯一類的人物,在史書上以浩瀚的姿態(tài)寫上自己的名字。在他的后半生中,也確實是朝著這個理想在努力,李鴻章在1844年考中舉人,并且拜曾國藩為師,學習為人、治學的方法,3年后又考中進士,可以入朝為官。
不過在很多年里,李鴻章的仕途都不算得上是很順利,在考中進士以后連續(xù)幾年里都只是一個清散閑職,后來跟隨著老師曾國藩帶軍,盡管曾國藩多次上疏向朝廷推薦他,但是卻每一次都沒有得到任用,這個時候李鴻章已經三十八歲,他“懷才抑郁,撫髀蹉跎,自以數(shù)奇,不復言祿”。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李鴻章,盡管已經試過各種方法,卻始終得不到朝廷的重用,想要得到某個結果卻始終得不到,若是在沒有努力之錢,那么還可以說自己不夠努力,或者是說方法不對,但是李鴻章非常已經努力地用盡了各種辦法,卻依然不到重用,于是就覺得自己命不好,不再提重用的事情,至于年少時“一萬年來誰著史?八千里外欲封侯”更是猶如笑話。
李鴻章命運的轉折點很快就到來了,他的老師曾國藩請外國人華爾,在1861年組織了一支洋槍隊(亦即常勝軍),由李鴻章統(tǒng)轄。這支軍隊多次打敗了太平天國的進攻,華爾本人也極為驕縱,不過在李鴻章展現(xiàn)出自己的能力以后,華爾就對李鴻章心服口服,真正將其尊為領導。
然而華爾在1862年傷重去世,洋槍隊的統(tǒng)領換成了美國人白齊文,這個白齊文的性格比華爾還要驕縱,而且很是看不起中國人,多次打罵侮辱洋槍隊中的中國人,并且還打傷清朝正四品的官員,還對清廷大筆勒索,于是李鴻章堅持將他撤職。
白齊文大怒之下直接去投靠了太平天國,不過也沒有得到重用,沒多久就又離開了,美國的領事怕他到處惹是生非,就把他送到了日本,并且警告他不能再回到中國,否則怕是會有生命危險。面對美國領事的警告,白齊文并不以為意:“我可是美國人,哪個不怕死的中國人敢殺我,他真不要命了?”
白齊文在日本待了一段時間又來到中國,一入中國境內就被清廷逮捕,他一再以國家的名義發(fā)出警告,不停叫囂說:“我是美國人,你們誰敢殺我?”還確實唬住了不少人,讓很多官員都不知怎么辦,最后報到李鴻章這里,李鴻章只說了一句話:“淹死他,水火無情嘛?!庇谑前R文就這樣被下黑手給淹死了,享年29歲。
這個事情還有后續(xù)風波,美國領事聽到白齊文的死訊以后,專門找到相關的官員質問,官員很無辜地說:“水火無情,有所意外也是難免的,我們也不知道貴國白先生為何專門找那一些危險的地方走,這不就失足落水了!”美國領事因為沒有證據(jù),也就只好吃下這啞巴虧,并不敢有所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