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式早茶有哪些?
浮生繪畢
廣東早茶是一種獨特的習俗,也是廣東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一起來看看廣式早茶有哪些。
廣式早茶有哪些
1、叉燒包:是廣東具代表性的點心之一,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干蒸燒賣、叉燒包、蛋撻)”之一。以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蠔油等調(diào)味成為餡料,外面以面粉包裹,放在蒸籠內(nèi)蒸熟而成。叉燒包一般大小約為直徑五公分左右,一籠通常為三或四個。叉燒包采用肥瘦適中的叉燒作餡,包皮蒸熟後軟滑剛好,稍微裂開露出叉燒餡料,滲發(fā)出陣陣叉燒的香味。
2、蝦餃:上乘的蝦餃,皮白如冰,薄如紙,半透明,肉餡隱約可見,吃起來爽滑清鮮,美味誘人。蝦餃起源于上世紀20年代廣州五鳳村,當?shù)厝嗽诎哆叢兜锦r蝦后剝其肉,再配上豬肉、竹筍,制成餡料,以粉裹而蒸之,其汁液不外流且極鮮美,久而久之,聲名鵲起而風行于市,并引進到茶樓食肆,經(jīng)不斷改良,形狀由角形改成梳子形,細摺封,每只不少于十二摺,故又有“彎梳餃”之美名。
3、干蒸燒賣:20世紀30年代,干蒸燒賣就已風靡廣東各地,干蒸燒賣有豬肉燒賣和牛肉燒賣兩種,其中牛肉燒賣最受歡迎,牛肉燒賣是取牛肉去掉筋絡(luò),用刀剁碎后配以肥豬肉粒、姜汁、馬蹄粒、酒等拌勻,撻至起膠,放進蒸籠里蒸熟,美不膻。有的高檔茶樓在燒賣里面用上鮮蝦肉,這種新式的燒賣做法,味道極其鮮美,口感爽滑。
4、布拉腸:腸粉是將米漿置于特制的多層蒸籠中或布上逐張蒸成薄皮,分別放上肉類、魚片、蝦仁等,蒸熟卷成長條,剪斷上碟。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腸、豬肉腸、魚片腸和蝦仁腸;不加餡的則稱列腸;米漿中加入糖的叫甜腸。
5、豉汁排骨:粵式早茶中的豉汁排骨人見人愛,排骨切成大拇指結(jié)大小的方塊,兩邊都可以看到骨窩為正宗肋排,生粉、糖、雞粉、胡椒粉、鹽、豆豉油,味道極為豐富,脫骨滑嫩,就是量太少,一份總是吃不過癮。
6、糯米雞:起源是解放前廣州的夜市,最初是以碗蓋著蒸熟而成,后來為小販為方便肩挑出售,改為以荷葉包裹。糯米雞以糯米、瑤柱、蝦干粒、去骨的雞翅等作餡料精制而成。拆開荷葉時清香撲鼻,鮮味四溢,糯米潤滑可口,雞肉味道完全滲透到糯米之中,荷葉的清香回味悠長,開胃爽口,風味獨特。
7、榴蓮酥:是廣東早茶中常有的一道美味,金黃誘人的榴蓮酥以新鮮榴蓮果肉配制的軟滑餡心,配以層次分明、異常松化、做工精細的酥皮,令人食指大動。吃完后淡淡的榴蓮味讓人“榴蓮”忘返。
8、皮蛋瘦肉粥:是一種廣東傳統(tǒng)名小吃,以切成小塊的皮蛋及咸瘦肉為配料。不同地區(qū)的配料有所不同,有人會在進食前加上香油及蔥花,也有加蔥花或薄脆。皮蛋香味濃郁,肉片滑嫩,碎米粥粘稠,足以洞悉廣東人的美食多么精致。
以上就是給各位帶來的關(guān)于廣式早茶有哪些的全部內(nèi)容了。